3062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明祖云:小小竹子撑起乡村新天地


近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云台寺村竹片加工厂里机器轰隆,几个工人正在轮流给机器“喂”竹子,机器“吐”出来的竹片则通过输送带直接流入货车箱,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62岁的竹片厂负责人、原云台寺村支部书记明祖云高兴地说:“自从村里有了这个竹片加工厂后,山上的竹子值钱了,村民增收了,还带出了一支专业砍竹队来服务村民。”

建竹片加工厂

山里竹子变大财富

在云台寺及周边村落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茂林修竹遍植山间,翠竹青青、流水潺潺……但青青绿竹一度成为云台寺村村民心中的隐痛:“想卖,卖不起价;贱卖,连‘功夫钱’都不够。”

“销路不畅价格又低,大片竹子荒废山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说起竹子,明祖云感叹道。随着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为了让周边这2万余亩竹子成为脱贫攻坚的增收产业,明祖云走访了近邻的几个造纸加工厂,了解到造纸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竹子,价格上也比直接卖竹子每吨要高出40元。只是造纸厂对竹子尺寸有明确要求,需要加工成长度在5厘米左右的竹片。

了解到造纸加工厂对竹子的要求后,2017年,明祖云自筹近100万元购买了加工机具,办起了竹片加工场。同时,为了方便运输,他又买回一辆一次可载20余吨的重型卡车。

如今,有了明祖云的竹片加工厂助力,云台寺及周边村的2万余亩竹子俨然成了“香饽饽”,按1亩竹子平均8吨产量、每三年砍伐一次计算,每年村民卖竹子亩纯收入都超过500元,竹子成当地持续增收的脱贫奔康大产业。

建竹子砍伐队

扶弱帮困又增收

如今只要是晴天,在云台寺村及周边的竹林深处,都不时会看到三两个专业砍伐竹子的村民在忙碌不停,有的砍,有的剔除枝丫,有的则将竹子扛到林边路旁,等候车辆前来过秤后运送到竹片厂加工。“自明支书建起竹片加工厂后,不仅让我们这里沉睡山林多年的竹子换成了钱,还让我们靠着替劳弱户砍伐竹子每天挣到100多元的工资。”正在林中砍伐竹子的村民李成德高兴地说。

竹子要出山换钱,有人砍伐是第一关。然而,因为近些年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很多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因缺少劳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茂盛的竹子干枯在山上。针对这一情况,明祖云在建竹片加工厂的同时,积极动员村里有意愿且能胜任的20余个村民组建了“云台寺村竹子砍伐队”。砍伐队的队员们走村串户,对缺劳户及时给予帮助。在工钱支付上,队员们以砍伐量的多少与缺劳户进行五五分成,而对缺劳动力的贫困户,则以更优惠的比例来获取劳务报酬。为确保队员们收益,切实帮助贫困户,明祖云还对砍竹队员们优惠部分给予适当补贴。“这样既保证贫困户获得更大的增收,也让砍竹队员的劳务收入不减。”明祖云说。

据悉,由于有了明祖云的竹片厂,尤其是有了专业的竹子砍伐队员们的帮助,云台寺及周边村昔日大多干枯在山上的竹子变成了可观的一笔财富,贫困户们更是不流一滴汗水就实现每亩竹林1000余元的收入。而一年多来,明祖云的竹片加工厂仅补贴竹子砍伐队员帮助贫困户砍竹的不足资金,就超过了5万元。

“明支书是实实在在为大家着想,为贫困户增收,我们发自内心的敬佩他!”如今,只要在云台寺村谈到明祖云,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陈学强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