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0日,由成都市政府主办,成都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社科联、中科院成都分院承办的2022年(第二十三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正式开幕。在未来几个月,年会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陆续开展“院士专家主题报告会”“成渝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等重点学术交流活动140余场次,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育服务”等科技服务90余场次,开展“蓉城小科学家科技探秘营”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120余场次,开展“成都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建圈强链的对策与研究”等调查研究活动50余场次。
致敬榜样力量
成都“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年会以“科技赋能经济圈 协同建强产业链”为主题,开幕式上揭晓了2022年“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并首播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片,反映他(她)们创新创造、自立自强的成就和精神,这也是成都首次为最美科技工作者拍摄专题宣传片。
此次评选出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她)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服务全省全市重大需求,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或国家安全重大挑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成都瑞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戴虹研发出了我国自主创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世界上第一台数控式气压焊轨作业车;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副院长杨霄主持搭建“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了妇幼健康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的管理模式;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李瑛长期奋战科研一线,在促进针灸学科传承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张学军通过不断探索,顺利突破了星基ADS-B技术,帮助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成功发射,有效提升了我国的全球飞行监控能力;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曹臻领衔建成了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同类型宇宙线观测站,让我国在伽马射线天文学领域独占鳌头;成都浩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钦勇带领团队开发出首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眼睛”——TS80多光谱共孔径光电瞄准吊舱工程样机,从根本上解决高端无人机核心任务载荷“卡脖子”难题;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秀清主持第3代基于独立运载托盘(ICS)的机场行李高速处理系统研制,实现了民航重大装备——行李处理系统的国产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邓志勇积极践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的碳酸二甲酯专用催化剂先后在两套万吨级工业装置上产出合格产品;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琦和团队研发的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平台成果成功部署运行于多个国家级重要应用场景,为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积极助力;西南交通大学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邓自刚成功研制国际首个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试验系统,还热心于公益科普服务,举办科普讲座30余场。
助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首次公布“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专家服务团
年会上,成都市首次颁发“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专家服务团聘书。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汪志辉领衔的柑橘优质高效栽培服务团,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锐领衔的新材料/碳中和中试产业服务团,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周莹领衔的新能源材料服务团等10个专家服务团现场领取了聘书。
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为推进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成都市科协牵头组建“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专家服务团,为广大科技专家提供施展才能、服务社会的平台,精准开展咨询服务、科研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力助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有效服务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专家服务团将深入产业功能区和企业,提供科技成果对接、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评价、标准研制与推介、项目投融资合作等各类服务。“此次举办颁发证书的仪式,意味着成都市‘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专家服务团正式公布,并持续开展各项服务。”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幕式现场还邀请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能源互联网试验检测中心执行主任杨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等10位“天府海智专家”代表,并颁发了聘书。据了解,为充分利用海外人才资源,更好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市科协于2021年征集了第一批“天府海智计划专家”,共聚集207名海智高端人才,通过发挥自身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海智计划相关工作,在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创新创业、重大科学研究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会议期间,还为10名“专业保姆”代表颁发了聘书,代颁了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证书,并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远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等20家2021年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授牌。成都市科协与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签署了科普工作合作协议。(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