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8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撂荒地”变“金土地”
旺苍县同心村盘活土地资源激发乡村活力



村民采摘、搬运蔬菜

 

“来,大家加把劲儿,我们要趁早把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运往广元市场销售!”819日一大早,在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同心村蔬菜基地里,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摘、搬运蔬菜。

“现在正是蔬菜采收期,苦瓜、茄子已经成熟,番茄隔两天就要采摘一批,我每天都请这里的农民来务工,一天给他们6080元不等的工资,每天都能有两车共5吨的蔬菜运往广元市场并销售一空!”来自成都市郫都区的蔬菜种植大户王元洪指着眼前的菜地开心地说。

一天能卖5吨,一亩纯利润达2万元,这片60亩的“撂荒地”为何在短短的一年能变成“金土地”?

“自从到白水镇同心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以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给老百姓找一个长久的增收致富项目。同心村紧挨着白水场镇,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我们多次征求老百姓发展意愿,因地制宜,最终协调将60余亩的土地以800/亩的价格流转给了个体户王元洪种植大棚蔬菜。”原同心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何法群介绍道。

“我是很乐意到同心村来发展蔬菜的,因为在此之前,旺苍县应急管理局和村‘两委’就已经对田间灌溉排涝、河道泄洪、道路交通安全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摸底,这里基础设施齐全,我直接过来种蔬菜就好了。”王元洪告诉笔者。

据了解,在引进个体户王元洪的时候,帮扶责任单位和村“两委”就与其协商将30余户剩余劳动力按6080/天在基地务工,月月清算工资。“针对贫困户我们优先安排,不论何时来都能优先照顾,其余老百姓则按表册排班。”当地村干部表示。

“我老公高位截瘫后,家里就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我们根本没什么收入。自从蔬菜基地在我们这里建起来后,我们家以800元的价格流转了1亩土地给王老板,再加上我平时在基地务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点儿零花钱,从去年到现在,我大概挣了6000多元呢!”同心村四社贫困户文忠珍说。

据悉,该蔬菜基地合理利用当地土地、河水、环境等优势资源,通过对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瓜果蔬菜进行集约化育苗、实施嫁接技术,嫁接后移栽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苗架都长到1.51.8米高,长势旺盛、产量高、采摘期长,弥补了反季节蔬菜的供应需求等关键环节,年产值可达120万元,带动了当地50名老百姓增收致富。

通过近一年的经营,同心村的蔬菜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收益十分可观。截至目前,在其务工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980026400元。“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和村‘两委’准备继续扩大规模,计划要将蔬菜基地发展到200亩,同时考虑发展优质水果和生猪养殖项目。”旺苍县应急管理局驻同心村第一书记康勇信心满满地说。

(代蕊 樊陈 蒲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