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3日,2025年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三届阿坝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若尔盖县北上广场举行。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出席活动并讲话。现场,嘉宾共同点亮全州科普地图,标志着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阿坝州科协紧扣州委“1610”系统部署,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聚焦机制、内容、产业三大升级和载体创新,打造了“1+4+N”系列科普活动,即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进校园”“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阿坝行”等四大系列主题活动以及阿坝州各单位同步开展“N”场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构建起全民共同参与科普的盛宴。
为四川省专家工作站授牌。 王博涵 摄
嘉宾共同点亮阿坝州科普地图。 王博涵 摄
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
9月13日,2025年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三届阿坝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成功举行,标志着阿坝州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开启。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专家工作站正式授牌,为基层科技服务提供支撑。现场向青少年代表赠送了《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科学理想。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院长刘圆分享了藏羌彝医药的传承与应用,为本地医药发展提供思路。活动还发布了“一部手机游阿坝”项目和科普月形象IP,并通过点亮阿坝州科普地图的互动仪式点燃现场气氛。
据了解,阿坝州科协将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丰富科普载体、创新科普形式,开展更多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科普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不断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为实施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贡献更多科协力量。
2025全国科普月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主题活动
——阿坝州科技小院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举办
阿坝州科技小院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现场。 罗强 摄
9月13日,2025全国科普月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主题活动——阿坝州科技小院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暨省农技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团深耕赋能行动在若尔盖县举办。阿坝州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马治国,四川省农技协副秘书长何承望出席活动。活动邀请了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院长,若尔盖濒危药用植物科技小院、红原甘松科技小院首席科学家刘圆作经验交流。
活动中,刘圆围绕团队23年深耕高原药用植物选育及产业发展的经验,结合若尔盖濒危药用植物科技小院、红原甘松科技小院建设历程以及团队优势和成果转化优势,为参会人员分享了科技小院建设和服务地方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经验,旨在通过科技小院建设打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农牧民口袋里的实际收益,让科技真正扎根阿坝、惠及群众。
据悉,在阿坝州科协、省农技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阿坝州科技小院建设成果丰硕。截至目前,“阿坝青稞科技小院”“红原濒危高原药材繁育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汶川中药材科技小院”获评省级科技小院。今年,“若尔盖濒危药用植物科技小院”已申报“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阿坝州科技小院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助力阿坝州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阿坝州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科技小院在当地的发展,让更多先进技术、优质成果真正扎根高原、服务农牧民,为阿坝州现代农牧业产业及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会前,参会人员前往松潘县国青川贝母种植基地、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红原县甘松科技小院(红原隆顺药材公司)及若尔盖濒危药用植物科技小院(四川省白河牧场)进行了实地调研。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阿坝行
专家团深入红原,为当地牦牛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专家团调研牦牛生长情况。 王博涵 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9月11日至12日,阿坝州科协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邀请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赴红原县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阿坝行”专项活动,为当地牦牛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助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王娅、讲师何冉等专家团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11日,专家团深入红原县雅克牦牛标准养殖基地、安曲镇下哈拉玛村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安曲镇养殖大户索朗达基家庭牧场,通过现场查看养殖环境、牦牛生长情况以及与农牧民深入沟通等方式,精准“把脉”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并现场为农牧民开出“处方”,给出了如何保障牦牛过冬、病牛用药剂量等切实可行的方案。
12日,红原县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专项推进会暨牦牛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会在龙日镇举行,并为红原县科技志愿服务协会授牌。会上,王娅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围绕秋冬季节牦牛常见病防治、饲养管理、合理用药及寄生虫防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讲解,帮助当地农牧民提升科学养殖能力,并通过现场答疑交流,为农牧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面对的难题,确保大家“讲座看得懂、培训学得会、技术用得上”。会议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农牧民一致表示,得到了专家细致耐心地解答,对养好牦牛、卖好牦牛更有信心了。
“红原县作为阿坝州重要高原牧区,牦牛产业是当地支柱产业,为此我们聚焦农牧民需求,特地邀请专家前来‘把脉问诊’。”阿坝州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也是阿坝州科协落实州委‘1610’系统部署,推动阿坝州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精准回应当地农牧民需求的一次具体实践。”
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走进校园、乡村和社区
刘圆为热坤村群众作科普讲座。本报记者 程鑫 摄
9月11日至13日,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进校园(乡村、社区)活动来到松潘、红原、若尔盖等县(市)。在阿坝州科协的组织下,四川科技报、省农技协邀请了刘圆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在松潘中学、红原县热坤村、若尔盖县北上广场开展科普活动,受到了当地学生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松潘中学,学生代表早早来到报告厅。活动中,他们认真分辨生存在家乡的高原植物,详细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通过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的讲解,了解到它们在高寒环境下的生存秘籍。活动期间,省科协、州科协、县科协还向学校和学生代表赠送了《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
在红原县热坤村藏式活动室,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现场问答等方式,向当地群众讲解了如何辨认高原植物等知识。现场,村民带着子女一起聆听,欢笑声和掌声不断。
在若尔盖县北上广场,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为中学生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水母雪兔子和绵头雪兔子怎么区别?毛蕊花怎样穿起“棉衣”御寒?……现场科普问题频频抛出,学生们积极回答,赢得了不少科普礼物。
据悉,此次阿坝科普大咖团专家进校园(乡村、社区)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同步开展”的方式,真正将科普送达一线,进一步夯实了阿坝州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根基。
第三届阿坝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
第三届阿坝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本报记者 程鑫 摄
秋意初染若尔盖,科创热潮涌高原。9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阿坝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若尔盖县举行,来自全州13个县的600余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齐聚黄河畔,共赴这场科技与梦想交织的盛会。
本次大赛以“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共设小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科技小发明项目、科技小制作项目、青少年机器人、科学幻想画、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等12个赛项,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经过一天的角逐,12个赛项各奖次全部选出并进行了颁奖。此外,大赛还评选出“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以及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3所、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3所、优秀组织单位4家等。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科技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青少年智慧与创造力的大检阅。赛场上,高原学子们自信从容、思维敏捷,涌现出大量充满奇思妙想与实用价值的科创作品。从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监测方案,到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牧区模型;从蕴含民族文化的创意发明,到关注生态环保的巧妙设计……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用科技解决身边的问题,充分展现了阿坝州青少年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深深的社会责任感。阿坝州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重要抓手,深化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广度与深度,拓展活动载体、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李博伦 本报记者 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