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2 期 / 第6版:地方报道
青神县扎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工作

本报讯 岷江青神段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战场”之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后,近年来,针对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单一的退捕渔民,眉山市青神县探索出让渔民变产业工人、护渔员,引导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参加社会保险等方式,让昔日的渔民走上岸、立住脚。

今年41岁的许建,曾是青神县西龙镇有名的捕鱼能手,“我家里祖辈都以捕鱼为生,从2004年我就继承了这个手艺开始捕鱼,一天最多能捕五六十斤鱼,一个月收入大概两千多元。”许建回忆道。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全面启动以来,渔民们不得不上岸谋生。而当时年近四十的许建,因为不会其他技能,只能待业在家。

青神县人社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联系许建和其他待业渔民,对进城务工和就业创业等政策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许建第一时间接受了技能培训,并很快被一家机械公司聘用,成功转变为一名产业工人。

“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给我讲了政策,还帮我联系企业,进行了技术培训。”许建告诉记者,从两年多前开始,他就在青神县一机械厂上班,现在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工资。“收入比以前捕鱼的时候还要高,还要稳定。”

据了解,为了消除退捕渔民的后顾之忧,青神县人社局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传、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为退捕渔民搭建服务平台。另外,人社局还开发公益性岗位40个,并出台了退捕渔民养老保险缴费补助相关政策文件,兜底保障退捕渔民的生产生活。

截至目前,青神县22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成为产业工人,19名退捕渔民转变为今日的“护渔员”,41名退捕渔民自主创业及进城务工,49名退捕渔民从事种养殖业。(张进卫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