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到了,莘莘学子即将告别校园生活,奔赴新的前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校长们对学子们的激励吧!
卓志: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本身
“毕业,不是告别,而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生命延续。同学们,我期待,未来,你们无论穷达,无论顺逆,始终坚守西财的价值尺度和永恒信念,崇尚一流、追求一流、成就一流。”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卓志在致辞中说道。
卓志认为,时代之新,融贯在个人以梦为马的人生征途里。就在近几年时间里,量子通讯、支付宝、共享单车……交错在时代的光影中,让大家目不暇接。卓志说,新时代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变”,体现在速度,企业的寿命、产品的生命周期、争夺用户和行业更替的时间已大为缩短。“变”,体现在深度,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柯洁,改变的不只是生活的日常,更是颠覆了人类对世界和未来的想象。“变”,体现在广度,过去或现在不少被人们、被社会羡慕的职业,在未来均可能被AI取代。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本身。”卓志说,历史表明,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唯有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本质上是继承与发展、坚守与变革的完美融合。“我相信,尽管西财无法在有限时间内为你储备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但西财赋予你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特别是基于价值判断的批判性思维已为你在新时代守正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希望,在未来,同学们能不断突破思想观念的自我束缚,坚持基于深度学习的终身学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守正创新的锐利锋芒,识变、迎变、应变、引变,努力书写新时代开拓者的辉煌人生。
汪明义: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新者、思想者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新者、思想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此之后,你们将告别一段纯真烂漫的时光;从此以后,你们将告别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从此以后,你们将告别一段悠闲舒适的日子。从此以后,你们将走向独立,走向艰辛,走向未来,走向辉煌。”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对同学们寄予了厚望。
成为新时代执着的奋斗者。汪明义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他希望同学们能始终保持一颗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始终将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相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当教师绝不失教育情怀、当会计绝不做假账、从政绝不做贪官、经商绝不搞假冒伪劣、从事纪检司法绝不失公道正义……若能如此,你们也将成为新时代执着的奋斗者。”汪明义强调。
成为新时代执着的创新者。汪明义希望同学们在未来探求新知的漫漫征途中,始终将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创造新未来,做一名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的新时代创新者。同时,他还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一名思想者。“这是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你们不仅要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更要思考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他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极端的国家权力观依然盛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在世界范围横行;狭隘的国家利益观依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势力开始抬头;偏执的普世价值观依然盛行,西方文明中心论与文化多元的现实冲突激烈;片面的国家安全观依然盛行,以扩张谋求安全和以孤立逃避风险的心态依旧;功利的生态逆持续观依然盛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破坏、资源掠夺与生态危机输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汪明义希望同学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思考,成为一名能将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有机结合的新时代执着的思想者。
余敏明: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但却有方法可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余敏明在毕业典礼上,作了主题为“力戒浮躁开创未来”的讲话。
余敏明说,只有力戒浮躁,才能看清未来,具备应对挑战的强大力量,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韧性,激发实现梦想的无限活力和潜力;只有力戒浮躁,才能开创未来,才能耐得住寂寞,以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把热爱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最终开创出广阔的一片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沉下来,静下来!”余敏明认为,当今时代虽充满了机会和希望,同时也充斥着诱惑,让人容易浮躁。他希望,同学们永远坚守住自己的初心,不因别人的领先乱了阵脚,不在周围的声音中迷失方向,始终淡定不浮躁,脚踏实地、奋勇向前。
力戒浮躁有什么好处呢?余敏明告诉同学们,只有力戒浮躁,才能看清未来。“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看清楚自己愿意一辈子为之奋斗的兴趣和目标。”
此外,力戒浮躁的好处还在于能开创未来。余敏明把开创未来的方法,落足在“耐心”“恒心”“踏实”“坚持”这几个关键词上。他说:“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却有方法可寻。只有力戒浮躁,才不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才能够耐得住寂寞,才能以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把热爱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最终开创出广阔的一片天。”
余敏明希望,每一个成信人心中都有理想信念,脚下有前进动力,力戒浮躁、心平气和、扎实干事、认真做事,为祖国的蓬勃未来快乐出发,不断前进。
刘清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在毕业典礼上为同学们送上了三句诗。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刘清友说,年少时的努力是终身有益的,切不可在光阴匆匆中失去了奋斗的动力。“站在人生新起点上的你们,可能会有同学踌躇满志,在四年光阴中厚积薄发;可能也会有同学懊悔没有珍惜大学时光,对未来忧心忡忡。无论现在的你,是期待还是不安,都应该不松懈、不放弃,坚持学习的态度,坚守奋斗的姿态,一路向前。”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刘清友认为,树立志向在于坚持,不在于锋芒毕露,成功在于长久坚持,不在于一蹴而就。毕业后,大多数人都会从基层做起,在起步时,应该想到千里之外,而这需要志向的推动,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奋斗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实现梦想,有所成就,是需要时间的磨砺,要耐得住独自前行的寂寞,才守得住万人喝彩的繁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刘清友说,追求梦想、不断奋斗是人生的主旋律,但人生的乐趣并不仅限于此,感受万物的生长,享受家人与爱人的美好时光,体会酸甜苦辣的不同滋味,都是生活的意义所在。他希望同学们在追梦道路上,能拥有一颗感知美好的心灵。“有高山横亘,就体会攀登而上的热血;有河流前淌,就体验涉水而过的自在;有风雨阻拦,就感受风雨中前行的潇洒无畏。无论处于低谷还是高峰,都能有广阔的胸怀,能有欣赏沿路风景的双眼,无惧艰险、勇往直前。”刘清友讲道。(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