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科普基地资源优势,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近日,雅安市科协组队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题调研大熊猫系列科普知识进校园工作。
调研组听取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关于基地职能职责、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基地大熊猫科普馆。近年来,该基地积极拓展科普工作覆盖面,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打造“大熊猫科普讲堂”等系列课程,先后在北京、上海、兰州等地区开展大熊猫科普课堂进校园宣讲,向青少年普及大熊猫保护知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扎根雅安市的大熊猫科研保护机构,他们愿通过自身专业优势与市科协深化合作,为雅安市大熊猫科研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调研组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科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雅安市作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而大熊猫作为“国宝”深受青少年喜爱,正是开展科普教育的优质载体。未来可探索“大熊猫科普进课堂”+“青少年研学进基地”的工作模式,将科学知识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打造有意义、有意思的“国宝”文化融合课堂,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激发他们带动身边人参与大熊猫保护事业、践行社会责任,争做“国宝”大熊猫的守护者。
下一步,双方将建立科普进校园工作对接机制,整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资源,并纳入科普志愿队伍,利用中小学春季开学之机,策划推出大熊猫科普进课堂活动,持续开发校园特色科普课程与研学项目,打造具有雅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科普品牌,推动雅安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