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或不同生长阶段的同一种毒蘑菇,形态也不一样。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误食。在民间,存在多个识别毒蘑菇的误区。
近期,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导致的中毒事故易发、多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专家表示,毒蘑菇含有多种毒素,误食毒蘑菇可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所以请大家远离野生毒蘑菇,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今天,我们来看看识别毒蘑菇有哪些误区。
误区1
颜色鲜艳的有毒
白色的致命鹅膏、灰色的灰花纹鹅膏,吃一朵即可夺人性命;而黄红色的鸡油菌和绿色的青头菌却是美味食用菌。
误区2
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虽然蘑菇有粪生或腐生,但生长地和毒性并无关联。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误区3
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
许多毒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杏仁或水果味”的说法无依据。当然,气味不好的蘑菇,人们一般是不愿采食的。
误区4
虫食或生蛆的无毒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还有剧毒的鹅膏菌,即便给大鼠或小鼠喂饲,它们也不会出现中毒症状。
误区5
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但它们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磷环柄菇、有毒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误区6
“银针验毒”
“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葱、大米与毒蘑菇同煮并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会变色的物质。
误区7
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的,就是毒蘑菇
真相是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这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误区8
高温或油炸可去毒
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能将其破坏。虽然水焯能去掉部分菇类的部分毒素,但不能去除干净,仍会使人中毒。
误区9
有鳞片、黏液的蘑菇有毒
不是所有有毛和鳞片的香菇都有毒,有一部分是可以食用的。但有些没有鳞片和黏液的菇类却有剧毒,如条盖盔孢伞和亚稀褶红菇都没鳞片的黏液,但有剧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