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不同环境下生存能力有多强?夏日高温条件下新冠病毒传染性到底如何?病毒感染人的能力又有多强?自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和实验从未间断。著名生物科普作者张田勘就有关问题向读者进行了解答。
问:新冠病毒在不同环境下生存能力有多强?
答:一个广为引用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冠病毒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提供一些证据。
在其他4种环境物质中,新冠病毒存活度和感染性由高到低的是:塑料、不锈钢、纸板和铜。在塑料表面,新冠病毒72时内有活力(感染力)。在不锈钢表面,新冠病毒可以存活48小时,但是有感染力的病毒载量降低很明显。在纸板上,新冠病毒24小时后就没有感染力了。在铜表面,新冠病毒4小时后就检测不到感染力。
问:夏日高温条件下新冠病毒传染性到底如何?
答: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到了6月份SARS病毒销声匿迹,SARS疫情也偃旗息鼓。因此很多人都曾抱有一种希望:进入高温季节,新冠病毒也有可能销声匿迹,新冠肺炎也会落荒而逃。但是,现在新冠肺炎在北京重新抬头,说明夏日的高温未必会抑制病毒生存和其传染性。针对新冠病毒的另一项研究也给出了一些科学证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实验室主管王其龙等人,在2020年3月30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分析了1月中下旬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公共浴场,一位有武汉接触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传染了8人的案例。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病毒可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活,不会随着高温消失。这一研究的病例数较少,而且传播过程和机理也有待进一步证实,不过它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在夏天和雨季到来之时,新冠病毒仍然有较强的传染性。
问:沾染多少新冠病毒才会致病?目前有没有相关的研究发现?
答:新冠病毒的生存空间大,那么其传染性或感染力如何呢?这分两个方面,一是病人或感染病毒者的分泌物中的病毒载量(滴度)是多还是少,二是新冠病毒在环境物体上的载量是多还是少。按病毒传播的一般规律,如果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就强,反之则传染性低。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便病人排出的病毒数量多,但如果其中一些病毒的活力不强,就不具有传染性,感染力也不会高;反之,即便病毒载量低,但所有病毒的活性都强,传染性也会变得很强。在6月16日河北雄安新区公布的3例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中,其中一名2岁男童6月11日因接触了一名确诊病人的被子约10分钟(在被子上玩耍),于6月13日发烧,并在医院检测核酸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这意味着,公共场所的物体上可以遗留新冠病毒。因此,无论环境中的病毒载量是多还是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讲卫生、减少用手触摸眼睛和嘴等,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