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每到中午11点30分,天津市武清区高村镇牛镇新苑社区的老人们就会拿着饭盒到社区的幸福院食堂去吃饭。食堂里窗明几净,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还可以互相聊聊天。
刷卡、取餐,82岁的老人殷才动作很熟练。“食堂的菜单一周不重样,荤素搭配,三菜一汤和三种主食,一顿才两块钱,这在外面吃最少得10元。”殷大爷指着自己的饭菜称赞道。新苑社区书记黄占文告诉笔者:“这里原来是个废弃仓库,改造成幸福院后,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经常来这里就餐的有100多位老人。”
幸福院里不仅有社区食堂,还有老人们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在梅厂镇西陈庄村,500余平方米的幸福院里设有就餐室、图书室、文化娱乐室、健身室、休息室和医疗保健室。“考虑到老年人普遍行动不便,大院从设计开始就针对老年人设置了专用廊道,加装扶手、减少台阶,同时还配备医护人员,为老人做常规身体检查,讲解正确的养老方法。”西陈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继旺说。
每天上午,村民云景庆和张景芝老两口都会来村里的幸福院报到:和老伙计下下象棋,在健身房里活动活动筋骨,累了就到休息室眯一会儿,或者量血压、测心率,中午再吃顿好饭。“过去要照顾老爹老娘,我被‘拴’在家里,收入一直不高。现在有了幸福院,老爹老娘被照顾得特别好,我也可以放心地出去工作了,多挣点钱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些!”老两口的儿子云红亮挺开心。
目前,武清区已建起100余所农村幸福院,有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武清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武清区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64万,占总人口的19.16%;农村老年人口15万余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3%。“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与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该负责人说。
据悉,武清区的农村幸福院大多通过整合利用村委会、社区现有的村庄建设用地或房屋资源改建、扩建而成,一般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配齐休息室、就餐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康复室、医疗保健室和老年课堂,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康复健身、老年课堂、医疗保健和就餐服务。该负责人说,村里有了幸福院,组织用心、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既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了。
幸福院不仅要建起来,还要运营好。武清区在市财政给予每所新建幸福院30万~50万元补贴的基础上,区财政再补贴2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购置设备,有效减轻镇村建设压力。同时,建立运营评估指导制度,聘请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对幸福院的硬件建设及服务功能设置进行培训指导,对经评估合格纳入市级试点的给予每年12万元运营补贴,对其他幸福院给予每年2.5万元的运营补贴。几年来,财政累计支出补贴资金8000万余元。
据黄占文介绍,以新苑社区食堂运营为例,为保障食堂运行,区民政局每年补贴12万元,镇政府再补贴12万元。为了保障食堂品质,社区又聘请了餐饮企业,并且免收房租。“现在社区60岁以上低保、特困、低收入救助对象、重度残疾人和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餐收2元;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餐6元,老人们都特别满意。”黄占文笑着说。(朱虹 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