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6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邻水县提升林业“含金量”

本报讯 盛夏时节,广安市邻水县丰禾镇五华山村国家储备林(以下简称“国储林”)草木葱茏。桢楠、杉树、香樟、马尾松等大径级用材林间,牛尾笋细细密密破土而出,形成高低错落的“丛林”。

据悉,这是邻水县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天府森林粮库”,创新推出的“大径级用材林+林菜”种植模式,通过深度融合林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用材林成材,需以10年为单位计算。漫长时间里,如何让国储林发挥出更大效益,一直是邻水县农林体系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方探索借鉴,该县农林体系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制定了林下经济发展方案——引进业主在2000亩林间种植刺黑竹。

刺黑竹所产牛尾笋广受川渝食客喜爱,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本草纲目》记载,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益气、可久食”,兼具药食两用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山珍”。

邻水县林业局科技与产业股股长覃华估算,假如每亩林间产出250公斤鲜笋,按照每公斤10元计算,能增收2500元。进入丰产期,这个数字会更高。鲜笋进入成都、重庆等城市生鲜商超,笋尖价格能达到40元每公斤。

并且,林下种植牛尾笋,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刺黑竹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竹种,根系发达,能够固土保水,改善土壤环境。”覃华认为,发展林下产业,既提升林业生态“含金量”,也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是“生态+产业”的双赢。

邻水县林业局局长刘红锋表示,接下来,邻水县将持续抓实抓细林长制,厚植生态底色,科学合理利用林下空间,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让“林下经济”新模式成为邻水县发展林业经济的“新源泉”。(李勇 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