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4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探索科技成果深度发展“新模式”

8月30日,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传出消息,该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依托西南科技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研单位,采用人员互聘、团队共融,仪器共用、课题共研,成果共享、任务分担的运行模式,打通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出了深度发展“新模式”。

目前,研究院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电科九所等国防军工单位共建了“极端条件物质特性联合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燃烧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等军地协同创新平台。其中,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中心共建的“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等成为协同创新的典范。

据介绍,极端条件物质特性联合实验室拥有专兼职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近50%科研人员来自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该实验室现有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4000余万元,有近60%来自于中物院各个研究所。其中,中物院八所承担的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软X射线/极紫外无谐波光栅单色仪”等直接在联合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并建成“激光聚变靶微纳材料、结构功能”实验室。

“通过开放科研平台、团队交叉融合,解决了科研人才流动难、设备共享难、平台共建难等问题。双方近5年内开展大量前沿、探索性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副院长竹文坤说。截止今年8月,双方团队已经承担各级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其中60%直接来源于专项资金,在超低密度碳、硅气凝胶功能材料、特种激光聚变靶材料;无电源高能固体激光武器关键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协同育人方面,该研究院与中物院以专项任务、学科建设为牵引,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互聘。中物院先后聘任10余位研究院学科带头人担任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人,目前大部分人才已成为研究院的科研骨干;研究院先后聘任60余位中物院科研人员担任博/硕士生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00余人。2020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有62人进入中核集团、中国兵器集团等国防军工单位工作,74人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有力支撑科研队伍建设。

为推动成果落地,2019年,西南科技大学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共建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金家林基地,涪城区在承载空间、扶持政策、项目对接、政务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了专项支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产业技术服务方面,该研究院引进了高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组建10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入驻团队转化科技成果8项,服务企业技术攻关12项,团队获得1000余万元转化收益。其中,仿生材料与核安全研究实验室与四川龙华光电薄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联合开展OLED柔性显示用减反射膜材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目前,通过项目研究,生产出任意角度的减反射膜产品,实现了减反射膜国产化,促成了创新团队技术攻关能力提升和企业产品创新双赢。

在成果转化方面,该研究院依托校地合作平台,通过举办“百名专家涪城行川渝融合创新论坛”“大数据与智能系统高峰论坛”等大型科技资源对接活动,为专家、项目、技术等供给端和企业技术研发需求端,以及政府服务端搭建资源对接整合平台和创新场景。这项举措先后推动6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在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金家林基地成立科技型企业,入驻企业年度营业额8100万元,贡献税收200余万元。

其中,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张华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落地,成立了四川核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政产学研联合方式,以核应急退役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已与相关单位签订多个产品订单合同,着力打造成为国内顶尖核数智装备和一流核应急退役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院长唐永建表示,随着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深入,该研究院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和协同创新,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参与绵阳科技城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示范平台。(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