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0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产量可达2070万吨 “稻套麦”种植模式绘就小麦丰收新图景

本报讯 近期,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和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谭飞泉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植物科学前沿》)发表题为“Temporal and spatial arrangement of wheat sowing date: a revolutionary strategy to accomplish Tianfu granar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讲述了谭飞泉团队通过多年播期试验,证明了早播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并提出一个新的种植模型——稻套麦。即在迟收水稻的生育后期将小麦播在水稻田中,使水稻与小麦有一个短暂的共生期,以此缓解茬口衔接矛盾。

“稻套麦”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还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每公顷可节省2130元,其中,免耕1300元、简化播种程序300元、减少肥料450元、免除草剂180元。在四川稻麦轮作地区,如果9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稻套麦”种植模式,可使得该区域小麦总产量增加165%,即每年可增加约1250万吨,甚至可能达到2070万吨,且每年可节省36亿元,大大提高农户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

该篇文章的审稿人之一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Aduragbemi Amo,评价该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将是“天府粮仓”未来发展的一项革命性战略。

四川作为中国粮食大省,主要采用稻麦两熟制,而水稻和小麦占四川省粮食总产量的42%和7%,这意味着大量可以种植小麦的稻茬田没能种上小麦,小麦产量还有巨大的增长潜能。早在200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Norman Borlaug在访问四川农业大学邛崃小麦育种基地时便提出:“小麦播期提前,延长四川小麦生育期可能是今后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小麦单产的最重要方法。”这一思想契合了谭飞泉的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明确早播小麦育种在国内外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及其增产潜力,谭飞泉团队在此次发布的文章中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四川”和“小麦”发现,在15230篇出版物中,仅有650篇包含“播种日期”。然而,在这些关注播期的文献中,大家的关注点都是将播期推迟,仅有98篇文献关注了早播,而关注早播的这些文献结果表明,改变小麦播期,极有可能提高小麦的产量潜力。理论上讲,如果四川小麦能提前30天播种,其增产潜能可达55.3%。

记者了解到,谭飞泉已从事小麦育种工作20余年,一直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经过多年努力,成功选育出一批适合早播的高产小麦品种,如“川农30”“川农32”等,为“天府粮仓”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