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5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

■ 王素芬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许多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就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此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还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

强迫症症状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对于某些闯入性想法的控制,特别是出现了对这种想法的无意义性控制,明显地感受到焦虑痛苦。强迫思维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有往下跳的冲动等。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明知不合理但又不得不做,这是为了阻止或者是控制强迫思维带来的不舒服感或者是焦虑引发的一种仪式化动作。如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仪式化动作、强迫计数、强迫缓慢等相关的内容。强迫症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系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前者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设置闹钟铃声来阻断强迫思维,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后者是鼓励患者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个情境不产生强迫行为,因患者所担心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将在多次治疗后缓解直至消退,从而达到控制强迫症状的作用。

◎药物治疗: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通过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使用较多的主要为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必要时也使用心得安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辅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失眠。

◎物理治疗: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

预防措施

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的。为了防患于未然,建议有孩子的家庭,应当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不应过分苛求,生活处事可以更具弹性,同时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促进其构建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