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0 期 / 第7版:科普法制
守好老人“钱袋子”,警惕这些常见骗局

当前,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法、最高检等12家单位联合成立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专项行动,进一步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本报从中梳理了养老诈骗常见骗局,旨在帮助老年人识别和防范诈骗分子的新伎俩,增强防骗意识。

投资理财骗局:主要通过赠送小礼物等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拉人投资,诈骗分子进行非法集资后潜逃。

保健品骗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等小礼品,或采取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信任后,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提供养老服务类骗局:个别养老服务机构在不具备养老服务实力或承诺的养老服务明显超出其运营能力的情况下,假借上门诊疗、心理服务、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诱骗老年人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或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

养老保险骗局: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谎称可帮助未参保老年人开展代办服务,或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为由,骗取高额费用,欺骗受害人交纳保险金。

低价旅游骗局: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和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组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婚恋交友骗局:“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诈骗分子前期通过熟人介绍或在网上与被害人发展成恋爱关系,再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删除拉黑对方,让自己“人间蒸发”,再携款潜逃。

伪装、冒充型骗局:一是冒充公检法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低和恐慌心理,称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二是冒充亲友实施诈骗,以亲友欠款被追债、需救急为由,要求老年人转账汇款。三是冒充中奖类诈骗,以商家名义给老年人发送信息或打电话,称被抽为幸运用户,免费赠送礼品或奖金,但需要先交纳手续费等。

民警提醒:第一涉及财产问题的决定时,老年人要向正规机关、企事业单位核实情况,多听家人、朋友、基层组织的意见。养老诈骗手法多样,有时极难识别,需要多学习、多积累一些实用的防范技巧。第二不轻易相信他人、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贪图便宜、不要轻易支付、警惕“各种讲座”、端正保健理念、及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第三年轻人要多与家中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一旦发现老人被骗,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刻报警。(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