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0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以退为进”谋出路 丹棱“果王”改造老果园促增产增收


黄国全(中)在柑橘新品种研讨会上分享经验。

黄国全展示新品种柑橘树结果情况。

黄国全修剪新品种柑橘树。

改造后的新品种柑橘园。

近日,记者走进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龙埂村,一颗颗金黄的柑橘挂满枝头,果农穿梭于果树间,高兴地采摘柑橘。

看着眼前的景象,黄国全欣慰不已。作为2017年丹棱县不知火“果王”,在市场逐渐萎缩的情况下,他率先启动老果园改造计划,带领众多果农栽培丰产性强、树势旺、品质优、果形大的新品种柑橘,让大家再次实现增产又增收的致富愿景。

扛起破局大旗

治愈老果园“顽疾”

1987年,黄国全开始种植柑橘,历经多个品种的更新迭代,终于在2000年初,凭借高品质的不知火柑橘声名远扬,其种植的不知火柑橘比普通种植户种植的柑橘每公斤售价高出6~8元。

转眼20多年过去,不知火柑橘市场逐渐萎缩。如何延续昔日辉煌,再度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困扰黄国全及众多果农的难题。“要想在柑橘路上继续前行,必须有人引领,先行先试,无论成败。”黄国全说,当时,他挺身而出,扛起破局大旗,决心再创辉煌。

“改造老果园,是破局的关键。”黄国全告诉记者,丹棱县由于早年种植技术有限,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果园弊病丛生。当时,果园株行距不合理,每亩柑橘树多达70株,致使通风透光差,产量与品质大打折扣;排水沟渠浅且不畅,雨季积水令果树根系受损,病虫害频发;科学管理方法缺失,土壤肥力下降,施肥浇水仅凭经验,难以精准满足果树生长需求。

重重困境如同“顽疾”,但黄国全没有丝毫畏惧。凭借着对柑橘事业的热爱与骨子里的坚韧,他坚定地踏上了老果园改造升级的艰难征程,重新书写丹棱柑橘产业新篇章。

说干就干。黄国全深知,要想改变果园现状,必须标本兼治。于是,他开始广泛学习先进的柑橘种植技术,积极参加市、县两级科协、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同农技专家、农学教授交流分享种植经验。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老果园改造升级方案。

果园布局调整是首要任务。他将株行距由原来的3×3米密植改为4×5米稀植,每亩果树数量减少至30~35株。这样一来,每株果树都能获得更充足的阳光和空间,通风透光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为果实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土壤改良方面,黄国全更是下足功夫。他组织人力用挖掘机将原有土层厚度从0.4米提升至0.8米,并在后期持续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果树根系生长提供了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

此外,黄国全还将果园排水沟渠加深至0.8米以上,有效解决了果园积水问题,确保果树根系在雨季能够正常呼吸。同时,修建产业便道,提高果园机械化作业程度,改造后60%以上的农事操作可由农业机械设备完成,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每年至少减少2万~3万元的人工费用支出,真正实现省力化栽培。

尽显责任担当

为果农增收“开良方”

老果园改造结束后,在柑橘品种的选择和改良上,黄国全更是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2020年,他先是尝试种植明日见柑橘,却遭遇了裂果、肥水调节、激素调节等问题,造成100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即便如此,黄国全仍不气馁。2022年下半年,他毅然决定更换新品种柑橘种植,从低产的小树冠改造向高产型改造模式转变。此后,他不辞辛劳,四处寻觅新品种柑橘,驾车奔波于各地,对众多品种进行筛选,力求找到丰产性强、树势旺、果形大、颜色美观且成熟时间合适的品种。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栽培的新品种柑橘,该品种柑橘属爱媛类柑橘品种,改良后表现出丰产性强、树势旺、品质优、果形大等特点,9月下旬便可成熟上市。

“通过试种,一株果树产量可达150多公斤,收益达1000余元。”黄国全高兴地说,“今年9月27日新品种柑橘顺利上市,售价高达8.4元每公斤。目前我已在丹棱县成功布局20余个种植点。”

现在,黄国全的果园成了当地老果园改造的样板,吸引了众多果农前来参观学习。面对前来取经的果农,黄国全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从果园规划、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讲解,帮助更多果农提升柑橘种植水平,拓宽致富增收渠道。(本报记者 苏文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