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2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祁和晖:匠心为师,潜心育才

两排直通天花板的书柜“相对而立”,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祁和晖家中四处散落着成堆的书籍,浓厚的文学气息蓬勃涌动。“教学,是我自己所好,所以从来不觉得苦,能和学生在一起,我乐在其中,自始至终我都是一名老师。”从教45年,祁和晖一直以自己是一名老师为傲。

以生为本  诚以治学

在祁和晖心中,有一杆名为“师心”的秤,敦促着她一步一个脚印,无愧于心地走过三尺讲台。

祁和晖讲授《中国文学史》,她善于从古代文学中撷珍,通过“以中和为美”的文学作品浸润人心、启迪心智。同学们总能跟着祁和晖讲课的思路,沉浸于她讲述的历史长河之中,为太平盛世而跃起激昂,为战争频发而悲怆伤怀,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着读书人的家国情怀。

祁和晖对待学生虽然亲近温柔,但却是个典型的“严师”,在学问上从不含糊。批改试卷时,哪些学生写得好、好在哪,哪些学生有不足、不足在哪,祁和晖都会细致地标记。在教学中,即使教学任务繁重,她也总会抽时间认真察看学生的提纲,了解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并及时调适自己的教学安排,争取让学生们学深悟透。她总说,是学生眼里的光,让她不知疲惫。

桃李不言  德馨化雨

许多学生回忆起祁和晖,总会说她“虽为严师,也似慈母”。

祁和晖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总会邀请生活较为困难的学生到自己家中进行小范围讲学,顺便改善学生的伙食。

1987级汉语言文学系的廖志林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喝果汁就是在祁和晖的家中,那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当他初次去祁和晖家时,不免有些拘束,还是祁和晖的一声:“随便坐,就当是自己家”缓和了他心中的不安,他接过祁和晖递来的果汁喝了起来,很快投入到祁和晖讲述的课程重点中去。如今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统战部部长的廖志林也有了自己的学生,他惊觉自己对待学生时有来自于祁和晖的影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想念起祁和晖时,他总这样感慨。

当时,祁和晖的工资每个月不足53元,除了帮助困难的学生,她会往家中汇去大部分,以接济家里的兄弟姐妹。父亲去世的早,祁和晖的母亲尽心竭力地抚育几个孩子。母亲的言传身教也被祁和晖带到课堂,为学生讲习中国儒家文化时,她会以自己为例,讲“首孝悌、次谨信”,讲自己读书之余挣钱补贴家用……她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明理、诚信、感恩家国,这才是读书人的家国情怀。”母亲的教诲在祁和晖的言行中实践,也在学生之间润物无声。

时至今日,祁和晖仍时常接到学生们的电话,“好多学生都说我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是对我的过誉,我也从学生们的成长中学到了很多。”祁和晖欣慰地笑着。

使命在肩  薪火相传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既是祁和晖的初衷,也是她传承的使命。

64年前,祁和晖步入大学,从恩师徐永年身上学到关于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空心”的品格。64年后,已满园桃李的祁和晖仍用这句话要求自己。

“老师从不对我们说教,润物无声,他以竹为引,启迪着我们要有气节秉性,静心笃学育桃李,精勤不倦传薪火。”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成为教师后,祁和晖仍铭记恩师的教诲,也言传身教,濡染着莘莘学子。

“三十多来,祁老师一直都是我们的严师慈母。”198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段吉福回忆道。如今,段吉福是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立德树人优秀奖获得者,在教学工作中,祁和晖的言传身教给了他诸多的启示:“不仅仅是严谨治学,我在对待学生时,也在努力做到像祁老师对我一样,以生为本,潜心育才。”

矧惟君子学,吾道深而宏。从祁和晖到段吉福,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故事不断上演,将铸魂立心、弘道立身、以德施教的优良传统不断传承下去。(许晓彤 赵淑钰 黄行云 夏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