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内镜技术的提高,肠道息肉性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但很多人对肠道息肉性病变缺乏必要的了解,虽然大多时候查出息肉不用太过在意,但有些息肉却不可大意,须谨防癌变。那长了肠息肉该怎么办?哪些人群容易长肠息肉?本栏目分两期来讲讲肠息肉的相关知识。
肠息肉,是指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成分(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肠息肉就是长在肠子里头的小肉团,它是生活、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出现的。
肠息肉是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常见疾病,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其中出血过多或长期慢性失血可引起乏力、头晕、易疲劳等症状。大多数息肉长在大肠部位,临床上以结肠和直肠息肉最常见。肠息肉大小不等,有的只是绿豆大小,甚至小到米粒样,有的大如草莓,甚至更大。
按照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根据病因或组织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错构瘤样息肉等。
◎哪些人群容易长肠息肉?
肠息肉是一类未确定成分的异常生长组织,其致病因素非常多,目前发现可能与以下 5点有关,存在相关情况的人群要当心。
1. 饮食习惯不好的人群:长期保持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粗粮吃得少)的饮食结构易增加肠息肉的发生。
2. 缺乏微量元素的人群:叶酸、钙、维生素 D 的缺乏,在息肉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会促进肠细胞过度生长,易引发肠息肉)。
3. 存在代谢性炎症的人群: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会使原有的肠息肉增加并出现新的息肉。
4.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部分肠息肉有遗传倾向,具有家族聚集性。
5. 其他因素人群:与超重、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合并糖尿病等内在因素有关。同时,抽烟时间长、过度饮酒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高危因素。
◎肠息肉如何诊断?
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全肠道情况,是目前诊断肠息肉最理想的检查方法。直肠中下段息肉也可在医生直肠指检时触及。发现肠息肉后,由检查医生通过肠镜取一些息肉成分,进行活检,了解息肉的性质及良恶性。
◎哪些人建议做肠镜检查?
1.年龄大于 45 岁的所有无症状人群。
2.年龄大于 40 岁,且有持续 2 周以上的结直肠相关症状的人群(包括:大便规律改变,如少于 1 次 /3 天或多于 3 次 / 天;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稀溏、便血、大便带血或黑便等;大便形状改变,如软便上可见明显沟槽、大便明显变细等)。
3.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
4.长期服用含蒽醌类导泻剂(如大黄、芦荟及番泻叶等)的人群。
5.结直肠癌术后的人群。
6.结直肠腺瘤或多发息肉内镜切除术后的人群。
7.直系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
8.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且年龄大于 20 岁的人群。
(四川省肿瘤医院宣传科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