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洁乡道串起田野与农房,树上枝头生出朵朵红梅……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让当地的小山村变了样。
在徐州市贾汪区磨石塘村,村容村貌美观,游客流连忘返。从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再到“厕所革命”,这里的变化也是当地人居环境改善的缩影。
“再过几年,我们村要换个模样——设施齐全、生活现代,不比城里人差;风景优美、生态宜人,让城里人羡慕!”2017年,磨石塘村村主任杨友国在村民大会说这番话时,村民们更多的是怀疑。
为啥不信?几年前,这里还是个“灰头土脸”的偏远乡村。杨友国介绍,当时,村子紧邻新桥煤矿和多处私人小矿,挖石拉煤的车子每天轰隆隆开过,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两边都是牲畜圈和旱厕,烂泥路走着走着就走不通了,人居环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短板。
2016年,贾汪区关闭了最后一个国有煤矿,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棚户区改造、乡村环境建设,磨石塘村的环境治理工作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如今的磨石塘村,北边大景山适合滑雪、漂流,南边张古山建有滑翔伞基地,东边是督公湖景区,西边有凤鸣海风景区。此外,在设计规划下,村里通上柏油马路、装上路灯,天然气通到家家户户;旱厕改成了抽水马桶,路两边建起了菜地和花园;石头墙和石头房修旧如旧,旅游合作社也开了起来,2017年绘下的蓝图如今正在慢慢实现。
当前,徐州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运体系已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64.2%,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已成功创建省、市级美丽宜居村庄987个,建成特色田园乡村59个。
据悉,徐州市越来越多的村庄通过环境提升实现了美丽宜居,并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支点,撬动绿色产业,实现了生态富民。(何聪 姚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