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0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2025年公路建设科技创新交流大会在成都召开

本报讯 近日,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2025年公路建设科技创新交流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数智绿色赋能公路再创新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为主题,深入贯彻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战略部署,旨在共享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聚焦隧道工程的智能化建造作主旨报告。他指出,机械化和智能化是实现智能建造的基础,未来,随着建造机器人的全面覆盖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智能建造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丽萌在以关于十五五公路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为题的分享中,提到要以完善路网、提升安全韧性、加快行业转型、强化投资保障为方向,系统推进十五五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会同步设置专题交流环节,围绕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交通技术应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建造技术与管理经验、公路养护管理创新实践,以及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韧性的策略与方法,与会人员开展经验分享与技术探讨。

会上还评选出2024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公路工程工法、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科技创新人物。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强赋水断层隧道围岩智能感知与结构安全控制技术及应用荣获202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此项成果聚焦隧道环境探测治理、灾害预警、智能建造难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外试验等手段,建立富水地质智能化感知、软弱层稳定性调控、智能化灾害预报系统,并开发了智能化全作业线技术与装备。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赣深高铁松岗山隧道、郑渝高铁小三峡隧道等12个隧道工程,显著提升了隧道围岩智能感知与结构安全控制技术水平。(周斌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