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电动汽车变“充电宝” 放电赚钱
这是四川首个电动汽车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补贴收益的案例

停好电动汽车、插上充放电枪、扫描桩上二维码,通过手机确定开始放电,10余分钟后,车辆放电5.2千瓦时,赚取放电收益5.2……41011时许,在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三段特来电&K速电空港星汇光储充放电站,市民朱亮通过刚刚投入运行的充放电桩,将电动汽车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

这是四川首个电动汽车将电力注入10千伏公网的案例,迈出了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第一步。

车网互动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可根据电网调节错峰充电,或者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补贴收益。通过V2GVehicle-to-Grid,即车辆到电网)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变身移动充电宝,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

节省电力保供成本,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

为何要把电动汽车当作充电宝?朱亮以自己的电动汽车为例算了一笔账,汽车电池容量约为40千瓦时,如果把车内80%的电量通过V2G卖出去,按照低谷期充电每千瓦时约0.2元、高峰期放电每千瓦时1元的价格算,每次交易可获得25元左右的差价收益。

车网互动更大的作用在于其有助于节省巨额电力保供成本,通过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海锋介绍。

近年来,不少地方用电负荷创新高,如果通过扩充电网输电通道等方式解决需求,成本居高不下。而数据显示,到204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或将达3亿辆,若采用V2G技术,对电网总体功率支撑能力将达到29亿~35亿千瓦,可实现调整电网丰枯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指出,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不久前,南方电网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63个城市。活动期间,超10万辆次电动汽车化身移动充电宝,以邀约填谷充电、V2G反向放电、智能有序充电等多种方式,互动电量超50万千瓦时。

要双向畅通,需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反复充放电会不会损害电池寿命?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车网互动模式提出顾虑。

对此,成都交投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贾志强表示,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次数可达3000次左右。一辆续航400公里的汽车,若每天上下班通勤行驶40公里,每周只需充电一到两次。以每周充两次电计算,10年消耗1000余次。即使每天充放电一次,也在电池的正常寿命范围内。

目前车桩通信协议、电价结算机制等有待进一步统一。特来电西南大区能源管理部负责人陈卓介绍,车网互动需要能源流、信息流的双向畅通,这就要求必须构建电池、车、桩、平台、电网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双向充放电场景下的充放电设备和车辆技术规范、车桩通信、并网运行、双向计量、充放电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对企业来讲,硬件设施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目前充放电车桩价格基本上为普通充电桩的两倍。如何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车网互动?去年,成都市曾出台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十条措施,其中明确规定,对经认定为具备双向充放电能力的充换电站,根据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出清执行情况,按响应量额外给予3/千瓦时的补贴。

目前,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正联合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就车网互动商业模式等进行探索。同时,在今年成都市发布的进一步增强电力保障能力若干政策措施中,就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车网互动水平进行政策支持。(据《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