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长虹村“童心港湾”学前教育点,只见孩子们正专注地翻阅着绘本;村民家中,防溺水安全讲座随时开讲;长虹村便民服务中心,家庭教育专家与村民的热烈讨论声此起彼伏……
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是唐家乡深入开展“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工作,通过“纪委监督+高校帮扶”模式,护航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真实写照。
“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做作业我们又辅导不来”“长大了叛逆,我们老人管也管不到”……此前,唐家乡纪委开展走访时,多位村民道出了他们的烦恼,经乡纪委后续排查发现,乡域范围内75%的留守儿童家庭都存在类似教育困境。为此,乡纪委立即将此事列入急难愁盼问题督办台账,积极协调联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建20余人的师生实践团队入驻长虹村开展志愿服务。
在村民家中,“暑期爱心课堂”准时开课,实践团队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作业辅导、学习方法指导和兴趣启蒙,用耐心与热情化解学习难题。同时,实践团队针对夏季溺水高发问题举办了暑期安全教育讲座,面对面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乡纪委推动村级专职监督员、村党委值班人员、聘请巡逻员组成巡查小组,每日对辖区重点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巡查。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丽还在便民服务点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她为村民带来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三分钟冷静法”等实用技巧,为焦虑的家长们打开了育儿新思路。“以前管孩子全靠吼,现在知道了要讲方法,这样的讲座太有用了。”村民李大姐笑着说。
系列举措切实赢得了村民点赞,而持续深化家庭教育的帮扶效果,还需制度性的力量护航。为此,唐家乡纪委推动镇社会事务办建立“家庭教育帮扶档案”、开通“教育维权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的纪检监督热线,并将家庭教育服务纳入村居年度重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护航儿童健康全面成长。(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