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德耀巴蜀·礼润广元”——2024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广元市举行。发布会上揭晓了2024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榜”名单,青年尔基榜上有名,获评敬业奉献类“四川好人”。
尔基出生于1990年10月,是阿坝州黑水县人,也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核级焊工。曾参与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建设、田湾核电站建设安装工程等,他的名字编码被印在国家重点工程“华龙一号”的管道上……但提及他,同事和朋友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干一行,钻一行,懂一行。
追逐梦想
他实现当焊工的愿望
尔基出生在黑水县一户农村家庭,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幼年的尔基常在放学后帮着祖父母放牛。“当时,村里放牧的人家需要高薪聘请外地工人来焊接搭建牛棚,我总会远远盯着看,经常想,要是我会焊接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自己搭建牛棚了。”从那时起,当一名电焊工便成了尔基的梦想。
怀着这样的梦想,尔基顺利考取了成都市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并在三年免费教育结束后,自费考上了大专,继续学习焊接。
2021年,即将毕业的尔基原本的想法是留在省内,离父母近一点。但同期就业的师兄弟大多走向了军工单位,一听是焊飞机、大炮,尔基就热血沸腾。恰好当时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到学校招聘,宣讲了“两弹一星”、核工业精神等内容,一下就合了尔基的心意。于是他主动找到招聘老师,积极沟通,最终顺利通过各项考核,成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核级焊工(核级焊工是通过国家核安全局专项考核的专业人员)。
核电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能源,但核电站里的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核电站里有200多千米长的管道,密切联系着作为“心脏”的核反应堆,高辐射、高流速、高温、高压的介质,日夜不息地在其中流过,这对主管道焊接的考验可想而知。其中,核级焊工就是核电站贯通“大动脉”的守护者。
岗位建功
他参与多项“国家名片”建设
入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之初,为了掌握更多技巧,尔基总会挑战一些有难度的焊接,例如经常拿直径3毫米、管中小孔直径0.8毫米的小管练习。对于焊接工人来说,把两根细管焊在一起很有难度,如果电流过大,会把中间的小孔焊死,电流过小就焊不上。
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尔基用3个月的时间取得了别人至少一年半才能考取的国家核安全局焊工资质,还练成了“左右手焊”的绝技。
经过从厂房、支架、管道等多次“升级”,尔基凭借着逐渐成熟的技艺取得在核电站“心脏”工作的机会,还参与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项目的建设,在施工现场担任核级管道焊工,他焊的主管道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要在未来60年的时间里承受高温、高压、高震动的考验,“代表我名字的编码钢印,就打在焊缝旁边,和这些焊缝一起接受岁月的检验,我要终生为管道的安全负责。”尔基郑重其事地说道。
此后,他又报名参加了田湾核电站的建设安装工程。田湾核电站主管道的管壁厚度达70毫米,是国内在建核电机组中焊接工艺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需要挑选最顶尖的焊工操作,尔基被选上了。在田湾核电基地7号机组管道焊接时,尔基遇到一个难题,接口四面都是障碍,有一面完全处于视觉盲区,思前想后,他决定采用“镜面焊”,也就是借助镜面辅助观察来控制焊接操作过程,最终成功解决难题,完成管道焊接。
“我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完成学业,练就一身的焊接技艺,投身祖国的核工业事业,用技能报国是毕生的追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讲述了尔基的故事,尔基在片中说:“每一天焊的每一道口都要确保100%的安全,这种电会送到千千万万户家中,干得特别有意义。”未来他将坚守“干一行、钻一行、懂一行”的初心和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