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一起学做蛋糕。
7月25日,在雅安市石棉县新棉街道老街社区居委会5楼,6岁的周鸿钦小朋友正专注地将捏好的蛋糕放在盘子里。看着自己精心捏制的作品,她兴奋地向烘焙老师展示成果:“原来做成一块蛋糕要这么多步骤。”这是新棉街道2025年暑期公益班的日常场景。
暑假前,新棉街道通过前期调研发现,辖区内6~10岁儿童中,近60%的家庭存在暑期托管需求。为此,新棉街道引入专业机构,构建“街道统筹+专业运营+街道、部门联合督导”闭环服务体系,为辖区60名儿童提供免费、全天制托管服务,以“安全网”“成长舱”“暖心桥”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破解假期托管难题,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据了解,新棉街道引入的专业机构具备多年托管经验,其课程设计涵盖基础托管、素质拓展、安全教育三大板块。在新街社区和老街社区两个服务点,孩子们上午完成作业和体能锻炼后,下午可自由选择绘画、科学实验等课程。“我们根据儿童年龄分阶段编班,每个班级10~15人,确保个性化指导。”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课程还融入社区志愿服务、消防站参观等社会实践,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为确保托管服务期间孩子们的安全,新棉街道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每个服务点至少配备1名托管志愿者,安装高清监控和消防设施;每周开展2到3次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主题教育,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掌握自救技能。
“我们还专门针对幼儿阶段的小朋友,开展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安全教育。”新棉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余霞介绍。
“以前暑假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现在不仅有人辅导作业,还能学钢琴、做实验,太省心了!”双职工家长刘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在这次的暑期公益班中,家长参与机制也贯穿始终。
新棉街道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实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周末,家长可参与亲子烘焙、手工制作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一期公益班持续3个星期,结束后,我们会向家长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家长对课程内容、安全管理的满意度均超过85%,我们再向培训机构兑付剩余购买资金。”余霞说。
新棉街道不仅有免费的暑期公益班,还通过与团县委等部门积极合作,整合高校资源,提供专业师资。例如,川北医学院志愿者设计的“医学小知识”课程,让孩子们在趣味实验中学习急救知识。此外,积极联系老街社区的爱心助老餐吧,特别推出了专属亲子套餐,解决托管期间的用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新棉街道还计划将托管服务扩展到寒假,并持续优化服务内容,让惠民政策更精准、更贴心。(吴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