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5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我省三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本报讯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领衔的“轨道交通系统动力学教师团队”、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王玉忠院士领衔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师团队”、电子科技大学杨仕文教授领衔的“电磁辐射与散射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据了解,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系统动力学教师团队成立于1994年,作为轨道交通领域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一直将立德树人与科研报国作为矢志追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逐渐形成“脚踏实地、坚韧不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团队基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构建了硕士生跨学科核心课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和博士生跨学科核心课程《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目前,团队已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名,许多已成长为铁路设计部门负责人和轨道交通领域知名专家。团队扎根祖国大地,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坚持用所学回报人民,取得了多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为中国铁路提速和高铁安全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及中国高铁引领世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四川大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师团队由王玉忠院士创建,自1994年开始,经过28年的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个以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方向的教师团队。所在的环保型高分子研究生党支部被评为教育部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承担的化学专业本科生骨干课程《高分子科学导论》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及四川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至今已培养3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学术带头人、高管和骨干。团队不仅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的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10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40余项国家级项目,从基础做到应用,最终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不仅引领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而且研发出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进而得到实际应用,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电子科技大学电磁辐射与散射教师团队于1989年由聂在平教授创建。团队现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电磁辐射与散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工程创新引智基地2.0”开展电磁辐射散射理论及应用研究。团队成立30多年来,始终瞄准国家需求,直面工程挑战,在计算电磁学及复杂目标电磁特性建模与分析、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及其电测井应用、四维天线阵与强互耦宽带阵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方向颇具特色和优势,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共计15项。(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