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萍萍
每逢中秋,很多人为了健康会选择购买无糖月饼,认为它们没有糖、热量低,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无糖”并非真的无糖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市面上大多数无糖月饼的“无糖”,指的是不含添加糖(如蔗糖、果糖、麦芽糖等),而不是完全不含任何糖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低于0.5克/100克(或100毫升),才能称为“无糖”。无糖月饼只是添加糖的含量低,但月饼本身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碳水化合物)、油脂,在消化后依然会转化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升高。
简单来说:无糖月饼只是“没有额外加糖”,但它的皮(面粉)和馅(如莲子、坚果等)本身都含有能升糖的成分。
警惕以下三个“健康陷阱”
正因为“无糖”这个标签,人们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时,容易放松警惕,反而陷入以下三个“健康陷阱”:
1.热量不高,吃多了不会长胖。月饼是一种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无糖月饼虽然去除了添加糖,但是为了保持口感,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加入更多油脂。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油脂提供了高热量。若随意吃,摄入的热量远超日常所需,体重增加是必然结果。
2.“无糖”馅料可以放心吃。很多无糖月饼会使用糖醇类甜味剂(如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来替代蔗糖。这类甜味剂虽然热量较低、升血糖速度慢,但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肠道不适,如腹胀、产气、腹泻等。特别是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更需要控制食用量。
3.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意吃。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无糖月饼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避免了添加糖带来的血糖波动,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吃,月饼皮和馅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依然会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同样也会导致血糖失控。
无糖月饼并不等于“健康食品”,更不等于“零热量食品”。它只是为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请记住健康口诀:“月饼美味莫贪多,小块品尝意更长, 搭配茶蔬更健康,团圆快乐又安康”。保持一份克制,遵循“少量、分享、搭配、运动”的原则,在享受甜蜜中秋的同时,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者系温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