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9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朋友聚餐 容易染上的“3种”疾病

 张琳

生活中,朋友相见、同事相约或者亲人相聚,一起吃顿饭总是难免的,如果因为担心被染上疾病而不能尽兴,那未免也太不划算了。究竟哪些疾病会通过聚餐传播?今天咱们就来说说。

同桌聚餐,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以下3种疾病:

1.甲肝

甲肝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一种疾病,病毒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播:

◎食物传播:甲肝患者便后未洗净双手,其手部极可能携带病毒,如果他人食用被患者触碰过的食物后可能感染甲肝。

◎水源传播:甲肝患者粪便未经合格处理,污染了水源,他人饮用不洁水或食用接触过不洁水的肉果菜等可能感染甲肝。

◎接触传播:“病从口入”的说法,放在甲肝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饭前便后不洗手,带有甲肝病毒的手触碰他人或食物,再进食就有传染风险。想要避免被甲肝“盯上”,我们应该做到勤洗手,尤其是便后和进食前;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和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用生水;接种甲肝疫苗。

几乎人人都知道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那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传染呢?其实一般不会!原因很简单,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性行为、母婴、医源性等形式传播,但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播。不论是口腔、食管还是胃肠道,乙肝病毒都不能突破“防线”,进入细胞中繁殖。所以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一般不会被传染。如果真特别担心,那就做好两件事,一是接种乙肝疫苗,二是聚餐时使用公筷,或者分餐。

2.幽门螺杆菌

严格来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菌,而不是一种病。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出现的疾病可能小到消化不良、胃炎,大到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更是早在上个世纪(1994年)就已把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因子。调查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超过50%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高的感染率呢?原因在于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通过“口-口”传播,还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述场景都让人不知不觉被感染上幽门螺杆菌:路人A感染了幽门螺杆菌,A上完厕所后直接用手触碰了食物,随后这些食物又被路人B选中吃掉了,路人B可能被感染;路人A正在热恋期,每次和女友C约会都忍不住和女友热情地拥吻,女友C可能被感染;路人A最近经常和朋友聚餐,席间没有人使用公筷,也没有分餐,于是聚餐的朋友可能被感染……同样的场景每天都由不同的人上演无数次,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会传染成功,但也要多加注意。

如何才能避免被幽门螺杆菌传染呢?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吃零食、水果等食物之前同样要洗净双手;

◎在外聚餐尽量使用公筷,使用消毒过的餐具;

◎有HP感染者最好主动和他人分餐,餐具也分开使用;

◎食用彻底煮熟的食物。

3.伤寒

伤寒病在生活中似乎很少遇见,但这不代表它不危险。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伤寒杆菌后可能会出现持续高热、腹胀腹泻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伤寒不仅症状严重,传染性也很强,致病菌可以混在粪便中,通过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或以苍蝇、蟑螂等途径间接污染食物,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给健康人。预防伤寒,牢记4件事:

◎注意个人卫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饮用干净的水;

◎食用彻底煮熟的食物;

◎接种疫苗。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