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3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黎明村:编织“平安”网,造就幸福路

本报讯 干净整洁的乡村小路、生机勃勃的蔬果园、缓缓升起的炊烟……走进宜宾市长宁县老翁镇黎明村,仿佛看到了一幅秀美静谧的田园画卷。

“我们村安全得很,村里安装了‘电子眼’,重要路口有‘雪亮’工程,外出时不关门都不担心有人偷东西。”近日,在黎明村文化广场前,村民李小华感慨地说,自从村上实施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以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们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伦平介绍说,黎明村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8个,常住人口2977人。近年来,黎明村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六无”平安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深化以“无黑恶、无毒害、无邪教、无命案、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为目标的“六无”平安村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和谐稳定发展。

开展“六无”平安村创建工作以来,黎明村将全村划分为8个微网格,配备20名专兼职网格员,设社会治理专干1名、驻村民警2名、村法律顾问1名、专(兼)职调解员14名、党员志愿者65名、治安巡逻队队员15名。强化治安联防机制,坚持村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支部组织协调、网格具体落实、各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干群结合、整体联动的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同时,通过“雪亮”工程全面掌握全村治安情况,及时发现治安隐患,在全村形成维护社会治安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治安状况告知制度,定期向村民公示治安情况。

“加入‘六无’平安村创建志愿队伍,既让我履行了党员的职责,又让我为家乡蓬勃发展贡献了力量。”党员志愿者唐先明说,村“两委”常态化开展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让村民们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提高了村民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出共创共建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

同时,黎明村严格落实网格日排查、村周研判,充分通过多元化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成立“刘三姐”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集中调解力量,协助全镇解决重大疑难纠纷,成效显著。2022年,全村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以前邻里之间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长较短,现在这些情况没有了,邻里之间变得团结和睦。”在村民雷芬泽眼里,村里的乡亲们素质正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家乡生活,我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治理有成效,发展动力足。黎明村在基层社会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的路上越走越远。该村充分发挥乡村大舞台的阵地作用,自发组织三句半、小品、歌曲等文娱活动,坝坝舞早已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时尚。依托政府支持和基金帮扶,通过发展砂仁、沃柑等产业,实现移民户均增收3.2万元,每年农业农民增收300万元。如今的黎明村正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村民们的幸福饭吃得越来越香。

“创建‘六无’平安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更是深化镇村各项建设的迫切需要。”王伦平表示,将珍惜荣誉,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努力做好平安工作,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形象人人维护”的良好环境,为长宁县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作出贡献。

目前,经省委政法委、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宜宾市28个村被命名为省级“六无”平安村。其中,长宁县黎明村榜上有名。(宋成均 翟远丽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