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1 期 / 第6版:科学防疫
榜样精神

当前,抗疫这场全民之战已进入关键节点。在每个城市的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一直在坚守着、战斗着。

总有那么一些笑脸带来温暖,总有那么一些话语鼓舞人心,总有那么一些坚守带来光明。

抗疫,医务工作者在行动。

 

罗凤鸣:患者眼中的英雄

罗凤鸣鼓励患者

罗凤鸣团队

罗凤鸣团队

“我是党员干部,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这是四川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罗凤鸣医生出征前的铮铮誓言。

罗凤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作为一名呼吸专家,他在此次抗疫战斗中勇挑重担,大年初一即带领队伍逆行而上,直抵武汉核心战场。

闻令而动,恪尽职守

时间回到123日,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准备年货欢度春节的日子,而此时的罗凤鸣接到了国家卫健委指派,作为专家组成员奔赴南宁市检查指导广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广西防控工作意见建议、起草给国家卫健委的相关报告、提出“适度恐慌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念……第二天,刚结束了广西的工作回到成都,还顾不上休息,他便又踏上了去往武汉的征途。

125日,作为华西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罗凤鸣带领团队到达武汉,迅速投入到武汉市江汉区红十字会医院抗疫工作中。

125日,医疗队成立临时“新冠感染科”,托管30名患者。

127日,医疗队正式接管13楼整个病房。罗凤鸣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包括病人收治以及分层救治方面的流程和方案。在参与临床救治、查房、诊疗、放射、重症会诊高强度的工作下,他还坚持参加一线值班。

128日,在认真调研了红十字会医院救治现状后,罗凤鸣对病房进行规范管理,确定严防院感、重新规划收治病人、调整药物三大行动。

130日,罗凤鸣带领医疗队接管和重建重症病房。

……

从最初接管普通病区,到现在增加了重症病区患者救治工作,20余天的时间里,罗凤鸣和他的队员们兵分三路,除打针、输液、管道护理、血糖监测等常规工作外,还要为病人发放盒饭,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进食进饮,对病人做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5个多小时内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已成为他们的常态。

关爱患者,关心队员

在患者心目中,罗凤鸣是大家绝境中的救星。

“我们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党和政府让我们来帮助大家,共渡难关。”进入病房第一天,罗凤鸣这样告诉患者。随后每一天的查房,罗凤鸣都用精湛的技术,亲切的态度,缓解了患者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次查房中,一位爷爷摸索着老花眼镜,在手机上寻找相机功能。“我今年70多岁了,你是我见过最好的医生,我可以给你照个相吗?”望着老人期盼的眼神,罗凤鸣站直身子,让爷爷拍了一张满意的照片。

在队友心目中,罗凤鸣更是如父如兄。

生活上,罗凤鸣每天都关心询问队员和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的身体情况,每一位队员身体有不适,他都会及时去探望,了解病情并安排治疗。队里省第二中医院的一位护士低烧,检查结果显示右肺膜玻璃影,这和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很接近。接到放射科电话,他立即放下刚吃了一口的盒饭赶到医院,调取队员出发前的影像进行对比,最后证实是虚惊一场,为了让队员不要有心理负担,他陪着队员慢慢走回驻地,让紧张的队员放松下来。

作为医疗队队长,除了治疗任务,还有许多指导、会诊的工作。每一天,罗凤鸣都像一个不停歇的陀螺。每次下班,看着他憔悴的面孔和防护用品紧压导致的紫红色鼻梁,大家都希望他适度休息。每一次,他都风趣的回应:“只怪我的鼻子太笔挺了。”

24日,罗凤鸣的医疗队收到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写这封信的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热病房一位痊愈患者,信中写道:“你们对待患者认真负责、对患者护理服务态度很好……你们是英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供稿)

 

陈兵:取消婚礼,奔赴一线

130日,这天对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后勤保障部员工陈兵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原本在这一天他可以牵着未婚妻的手,在亲友的祝福声中举行婚礼。然而此时此刻,他们却各自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陈兵的未婚妻是医院ICU的护士,两人决定在正月初六携手步入爱的殿堂。但在正月初一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消息不断涌现,同事们的一张张请愿书充斥着陈兵的视野。“同事们都主动取消休假奔赴抗疫战场。我也很想取消休假,和他们并肩作战!”念头一起,陈冰便坐不住了。

大年初二,看到后勤保障微信群里,同事们纷纷留言正从家中赶回医院,陈冰悄悄给科室领导留言:“领导,我申请取消休假!”未婚妻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问他:“你是不是有话要告诉我?”陈兵大胆说:“我们取消婚礼吧,我要和同事们并肩战斗!”没想到未婚妻欣然应允,并表示自己也向领导发了信息,要返回工作岗位。两人当晚就和家人商议无限期延迟婚礼。

委托家人去取消筹备的婚宴,陈兵和未婚妻从初三开始回到岗位各自“奋战”。陈兵说:“虽有愧疚但更多的是责任!”(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供稿)

 

曾万智:绝不能让灾区成为疫区

曾万智在防疫一线

万智为患者做检查

“绝不能让地震灾区又成为病毒感染疫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时,作为医务人员的他毫不退缩、逆行而上,为家乡竖起阻击肺炎的一道道屏障。

他就是宜宾市长宁县人大代表、长宁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兼双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曾万智。

挺身冲在最前线

2019617日,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作为灾区,双河镇不仅是人口大镇,还有不少寄居和搭建临时建筑居住的群众。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来袭成了全镇一大考验。

“灾区防护工作有特殊性更有难度。要加重责任感,把人口排查、测体温、防疫知识宣传等防疫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面对困难,曾万智迎难而上、绝不退缩。

122日起,曾万智便开始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对返乡人员的体温检测、入户排查工作。为了加强群众聚集地带的防护力度,曾万智坚持对湖北返乡人员每天测体温两次。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但他都带领工作人员反复耐心做工作,啃下一个接一个的难题。

在双河镇居民眼里,曾万智是大家的健康守护神。“在曾院长的带头宣传下,我们取消了聚餐,出门也戴口罩,防护意识明显提高了。”双河镇居民蒯仁华如是说。

“如果人民有需要,我一定是要冲在最前面的。”面对疫情,曾万智在双河党建群中这样说道。

截至目前,在“疫线”连轴转了20余天的曾万智,已经先后主持开展急诊手术18台,组织检测体温28958人次,组织医院预检分诊2585人次,为外出务工群众健康体检1586人次。

身兼数职无怨言

为了更好地向群众解释疫情,曾万志在“大双河”微信公众平台上主动公布了自己的私人电话。手机号码对外公布后,除了治疗患者,曾万智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当地百姓打来的咨询电话,但他坚持用一句接一句的解释、一声接一声的宽慰默默坚守职责,用行动践行承诺。

“传染病不是绝症,作为医生,我们需要消除大家对新冠肺炎的恐惧,要稳定双河镇老百姓的心理情绪。”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问询,曾万智扛起责任。

自从防疫工作开展后,曾万智每天都要接数百个电话,一边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一边协调卫生院的工作安排,小到防护常识、大到医疗物资,一个人身兼数职,但他从无怨言。

“作为医务人员,防控传染病责无旁贷。”曾万智表示,疫病无情医者有爱,只要大家都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责任有担当,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保百姓平安、还家庭宁静。(宋成均 赵雪松)

 

肖雪梅: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肖雪梅和王旭涛

在战“疫”一线,有一种爱情是“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他叫王旭涛,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成医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四川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她叫肖雪梅,是成医附院抽调到抗疫一线支援感染科的护士。

双双请缨赴战场

“那段时间,我和她一直在关注武汉疫情,有一天我下夜班回家,她第一句话就是‘我写请战书了’。为此,我还跟她生了两天气。”王旭涛回忆道,“其实,我不是生气她主动请缨去武汉,而是气她没有和我商量就悄悄作了这么重要的决定。”

“我当时没有多想,觉得这就是一种职责和使命使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武汉需要我们,我愿意出一份力。”肖雪梅表示。没过两天,王旭涛也写下了奔赴武汉的请战书。

成医附院重症医学科是两人相识的地方。“我发现工作中的他很帅,那股认真的劲儿深深吸引了我。”肖雪梅腼腆地说。往后,两人走到了一起,在料理生活的琐事上,王旭涛依赖着肖雪梅,在医务工作上,王旭涛则是肖雪梅的“老师”。王旭涛觉得,除了爱情,两人之间还有工作上的互相激励、互相扶持的战友情。

于是,这对恋人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奔赴武汉的请战书,选择在疫情下携手共进。

纷纷投身最前线

126日,在消化内科工作的肖雪梅接到医院通知,她将被抽调到支援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感染科。“我的主要工作是陪同有发热症状或者疑似患者做各类检查,把采集到的标本装进密闭的转送箱,通过专门通道拿去送检。”肖雪梅介绍。

作为可能离病毒最近的岗位,身体瘦弱的肖雪梅每天都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或隔离服,一趟趟护送病人做检查,几趟下来,全身都会湿透。看着满身疲惫的肖雪梅,王旭涛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样作为医护人员的他,只能一遍遍重复着那句“戴好口罩,规范操作,保护好自己。”

22日凌晨,刚睡下不久的王旭涛接到紧急通知:“上午从医院出发,驰援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两人一夜未眠,天亮后,肖雪梅默默地为他收拾好生活用品。

“你一定要给我平安回来!”这是临行前,肖雪梅对王旭涛唯一的要求。“肖老四,等我回来,你也要好好的!”王旭涛宽慰道。因为使命,这对恋人一个驰援武汉,一个坚守成都,双双投身疫情最前线,守护两座城市。(彭宽萍 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