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从八月瓜基因解码到产业破局 专家共探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

罗培高(左)考察基地八月瓜长势。

罗培高团队建立的八月瓜种质资源库。

八月瓜,这种扎根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有野生藤本植物,集食用与药用价值于一身,却因籽多渣粗”“果皮易炸裂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其产业化的脚步。而如今,技术创新正为其撕开一道突破口。

近日,一场以技术攻坚为核心的八月瓜产业研讨会在西安八月蜜野生果木研究所举行。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罗培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宋军阳等专家齐聚西安,将目光聚焦于八月瓜品种选育、精深加工等技术环节,碰撞创新思路。

近年来,罗培高团队联合多地政府启动了八月瓜产业振兴计划,以科研+产业+农户模式,推动这一野生资源从实验室走向全产业链,为山区特色农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驱动范式。

2015年起,该团队锚定技术突破方向,在八月瓜生物学特性、遗传学基础及营养物质代谢机理领域深耕。通过系统性种质资源收集(已收纳全国1447个野生品种、2000多份原生材料)、全基因组解析(完成世界首次八月瓜全基因组测序)、抗病品种定向选育(如蜀森11等)等方式,成功搭建药食油赏多功能分子育种平台,为八月瓜遗传改良筑牢技术根基。当前,团队正全力攻坚无籽化研究,着力突破籽多”“果皮炸裂两大技术壁垒。

在育种技术层面,团队创新融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技术,成功培育出同源四倍体植株,为三倍体无籽品种研发奠定关键基础。我们建立的流式细胞仪检测体系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倍性鉴定准确率提升至99%以上。罗培高介绍,四倍体品种不仅实现种子锐减、品质跃升,更兼具食用药用以及酿酒原料供应的一果多能技术优势。

针对鲜果保存这一产业难题,罗培高团队还研发了冻干技术新方案,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从基因解析到品种改良,从加工技术创新到全链开发,这种技术穿透式发展模式,让八月瓜从山间野果蜕变为激活山区经济的新引擎,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技术转化逻辑。

此次研讨会成功搭建起了产学研各方深度合作的桥梁,为八月瓜产业发展锚定了新方向。专家们达成共识,认为技术创新是八月瓜产业突围的核心动能,未来将持续强化品种改良技术攻关,精准破解籽多”“果皮炸裂痛点;以标准化种植技术为支撑,完善排水防涝、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精细化管理体系;深化全果精深加工技术应用,借鉴冻干技术经验挖掘根、茎、叶、果的多元价值;通过技术赋能品牌建设,让特色资源在科技加持下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野生果到致富瓜,八月瓜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生动写照。随着八月瓜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空间的持续拓展,这一特色产业将为西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贡献更多实践智慧。(杜玉婕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