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白大褂或者西服,穿梭在实验室和现代化猪场之间。与大家通常想象的生猪养殖场景不同,这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生杨喜堤每天的工作日常。
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畜科”人才为目标,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毕业生纷纷走进乡野,扎根畜牧业。
因热爱走进“动物世界”,将热爱留在“三农”田野
顾成琳成长在浙江,从小就喜欢看《动物世界》的她凭着对小动物的热爱,不远千里来到四川求学,成为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
“今年暑假我跟随实践团队去到雷波县为村民们指导肉牛养殖技术。看到乡亲们采纳我们的建议,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虽然畜牧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行业,但顾成琳理想坚定,“我发现目前行业在育种方面还比较欠缺,希望将来自己能培育出一个畜禽品种。”
读大学跳出“农门”,曾经是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许。面对现代乡村发展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并愿意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
该校动物科技学院原副院长王继文教授介绍,为了培养出“厚德笃行、知行合一”的“新畜科”人才,学院创建了以健全心系畜牧的产教融合育德体系为主的四大思政工程,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农业,坚定理想信念。
“若有机会我还想回母校‘充电’。”学校2012级学生益西索朗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成为了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助理畜牧师。
据统计,2008年至今,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已培养出3000余名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其中2800余名学生选择在畜牧相关领域深造或就业。目前,近30%的毕业生已成为畜牧行业领导、知名专家、企业家或技术骨干。
创新产教融合“川农模式”,科教赋能乡村振兴
十余年的产教融合摸索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00年前后,动物科技学院开始尝试打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链接。但企业不愿共享资源,教师没有明确的服务模式,学生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院企合作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僵局。
“关键是找到利益联结机制。”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付瑞琼说。于是在2008年,学院开始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一方面为用人单位缩短新进人才培养周期,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把社会资源引入高校,丰富了教育资源。最终创新建立以四大思政工程、五大教学改革和五互链接制度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模式,被称为“四五五川农模式”。
“以与学院深度合作的新希望、德康、特驱农牧、铁骑力士4家企业为例,总产值从2017年的 87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94亿元,翻了近3倍。”付瑞琼介绍,合作企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产教融合模式产生强烈反响,已在100余家企业推广应用。
如今,一批又一批“新畜科”人才顺势成长起来。“现在我们的这个技术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是很有竞争力的,希望能在我们国家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发光发热。”在人工智能技术和育种技术逐步得到突破的基础上,杨喜堤又搭建专业团队返乡投资1.2亿元,建设了昆洲未来智能原种猪场项目,预计每年可以间接为社会创造10个亿以上的价值。(杜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