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9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关于蛋白尿,你了解多少

■ 吴娟娟

通常来说,蛋白尿的出现预示着肾脏出现了损伤。正常人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用常规化学定性方法检测常呈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00mg/L或超过150mg/24h时,蛋白定性试验便呈阳性,即称为蛋白尿。这往往提示肾脏滤过膜受损,损伤原因最常见于各种肾炎,其次是糖尿病,再次是高血压、痛风、药物性损伤等。

1.满足蛋白尿的临床条件

尿液检查时出现下列情况就表明为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也就是常说的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定量>0.15g/24h;

◎尿蛋白/尿肌酐>200mg/g;

◎如果尿蛋白定量≥3.5g/24h,称大量蛋白尿。

多数情况下,少量蛋白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现象。

2.导致蛋白尿的常见原因

◎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小血管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病毒相关性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

常见于各类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如药物性肾损伤、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反流性肾病、高尿酸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溢出性蛋白尿

最典型的为多发性骨髓瘤,该病为一种恶性度极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变的骨髓产生大量的轻链蛋白等异种蛋白,从肾小球大量滤出并超过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从而形成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

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蛋白尿,一般见于剧烈运动、严重感染、发热以及体位改变等,往往是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

3.蛋白尿的治疗措施

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根据蛋白尿的形成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微小病变性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病,以及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小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使用激素治疗,或者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脂蛋白肾病、痛风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肾损害,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蛋白尿,都可以使用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除了降压作用外,二者都有降尿蛋白和保护肾脏的作用。但降尿蛋白和保护肾脏所需的用量要大于降压的用量。

4.饮食注意

◎低盐饮食

尿蛋白患者每天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g。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蛋白尿患者,如果摄入太多盐分,可能会引起水钠潴留,让病情加重,如果有严重水肿症状最好短期禁盐,待水肿消失后再进行低盐饮食。

◎低脂饮食

对于肾病引起的尿蛋白患者,要低脂饮食,不可饮酒,不要吃油炸烧烤类食物,少吃过于油腻的高脂肪类食物。此外,少食用甜点、含糖饮料、薯条、坚果等高能量食物。

◎蛋白质的摄入要求

尿蛋白会造成患者体内蛋白质丢失,需要补充优质蛋白,但补充过多蛋白质会反过来损害肾脏功能。所以要尽量选择优质蛋白,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蛋白。如果有尿蛋白且血浆肌酐、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低蛋白质饮食为宜(0.6~0.8g/kg),既不增加肾脏负担,也不会导致营养不良,这部分人群通过严格的蛋白摄入量,可以延缓肾功能的减退。

◎低嘌呤饮食

植物蛋白质中,比如大豆类及豆制品,因含有大量嘌呤碱,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故应少摄入。

◎补充矿物质

尿蛋白患者尿中丢失白蛋白的同时,还会丢失与蛋白质结合的钙、镁、锌等矿物质,所以平时应多补充水果、蔬菜,多喝牛奶及奶制品,多摄入小米、大白菜、白萝卜等富含镁、锌等矿物质的食材。

(作者单位:德阳市中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