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作为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生态预防示范区、全省渔业生产重点县和水产产业化示范县的眉山市东坡区,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聚焦发展“3+2”产业,坚持市场导向,调整渔业结构,创新养殖模式,打造水产品牌,推进现代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18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近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万吨,实现渔业产值8.2亿元,渔业经营总产值22亿元。期间,开展水生动物人工增殖放流鱼类2000余公斤,繁殖名优水产品苗种84.4亿尾,新增水产苗种繁育量9.4亿尾,成功申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
创新养殖模式
冬季繁殖鱼苗
1月27日,时值隆冬,全国各地养渔场大都处于淡季,早已停止鱼苗繁殖。然而,笔者在东坡区白马镇兴隆村眉山水产科技示范园里却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繁殖鱼苗。为啥进行反季节繁殖?示范园项目负责人张继业介绍,原来示范园采用了最新保湿技术,为鱼苗提供了繁殖条件,填补了冬季繁殖的空白,同时还通过建立自动化的工厂化育种车间,创新水产养殖模式,促进了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走出育种车间,记者来到该示范园首创的高低位生态循环水养殖池及净化区域,只见7口大小不等的池塘排列有序,其中2个为养殖池,5个为净化池。张继业告诉记者,这些池塘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渔场将走上养殖污染“零排放”的路子,实现水产品绿色生态养殖。
据介绍,作为东坡区农业十大工程项目之一的眉山水产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从2018年3月开始启动实施,预计今年9月完工投产,届时将建成工厂化育苗车间4310平方米,工厂化保种车间780平方米,陆基推水式集装箱15个,受控式(一拖二)集装箱1套,高低位池塘间生态循环水养殖500平方米,确保在节水、节地、减排的循环水养殖模式中起到良好效果。
此外,东坡区还成功探索出了鱼草(菜)共生、封闭式循环水育苗、新型的池塘圈养3种水产养殖模式,以助力全区水产养殖业持续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延伸产业链条
做大水产品牌
与眉山水产科技示范园相比,东坡区多悦镇滴水村2组的津川江渔场则安静了许多。由于正值渔场育苗淡季,该渔场工人们正在清洗鱼池,为3月初育苗做准备。渔场主黄文开介绍,渔场以繁育名优鱼类为主,占地面积300亩,批量繁殖的主要有胭脂鱼、岩原鲤、杂交黄颡鱼等10余种名优特新鱼苗品种。2018年共繁殖各种鱼苗3亿尾,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近500万元。
让黄文开可喜的是,渔场被评为东坡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并成功申报“四川省省级中华倒刺鲃原种场”“无公害养殖基地”“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目前,渔场已逐渐成为一家集鱼苗生产、培育和养殖推广于一体的专业渔场。“以产业链扩大品牌影响,更好占领鱼苗繁育市场。”黄文开表示。
据东坡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区繁殖名优水产品鱼苗84.4亿尾,其中黄颡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繁育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接下来,该区将继续结合以鱼苗繁育为重点的品牌打造,在延长渔业产业链上下足功夫,引导部分渔场发展休闲渔业,对鱼产品进行深加工,逐渐形成一批以渔业为特色的乡镇旅游景点。同时,把渔业养殖基地打造成集现场展示、游客体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旅游产品销售集散地,让渔业产业成为富民惠民的重要产业,构建东坡区生态良好、产品安全、资源节约、效益良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