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永兴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的停车场格外显眼,规划整齐的90余个车位,既能满足周边群众日常停车需求,又与热门的荷花景区形成配套。然而,在盘活之前,这个停车场曾面临“季节性闲置”的难题。
“我们村每年7、8月是旅游旺季,但是平时没什么游客,停车场利用率较低。为此,我们引进运营公司,安装了充电桩,这样既能方便过往群众充电,又能吸引大家来这里停车,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万余元。”永兴村党总支书记刘代军笑着说。
据了解,永兴村通过党建引领下的“三活”模式,有效推动农村资源资产从“闲置”到“管理”再到“经营”转变:将闲置村阵地改造成民宿、茶楼;今年又把30亩闲置荒坡规划为“美人蕉观赏区”,既与荷花景区形成互补,又优先雇佣村民种植养护发放补贴,还能通过售卖苗木实现增收。目前全村已盘活闲置资源资产4处,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
然而,永兴村仅是翠屏区成功唤醒“沉睡”资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翠屏区充分挖掘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发展潜能,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今年已成功盘活17宗闲置宅基地、房屋、土地等资产资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入1094万元。
下一步,该区将持续推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三权”分置,整合集体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学校、土地等,并利用成都农交所宜宾所翠屏分中心等公开交易平台,把资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更多“沉睡”资产悄然“苏醒”。(游天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