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
龙是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是祥瑞、威严的象征。作为龙的传人,中华儿女对龙有着特殊的感情。2024年是甲辰龙年,不妨跟随四川科技报探班员一起去素有“千年泸县、宋韵龙城”之称的泸州市泸县,寻找龙元素,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龙文化是泸县文化的精髓,而“龙雕”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在泸县风景名胜区玉蟾山东北麓温泉度假区内,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悠久的南宋石刻文化,形态多样的“龙雕”藏品也为博物馆增添了新的活力。
镇馆之宝——高浮雕青龙石刻。
馆内陈设。
走进博物馆正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镇馆之宝“高浮雕青龙石刻”,长217厘米、宽66厘米、厚17厘米。探班员走近一瞧,只见龙头回首朝向龙尾,龙眼圆睁,嘴张开,露出牙齿。龙身细长,刻满鳞甲,背呈脊椎状,四足粗壮有力,踏于祥云之上,左侧后足处刻有一枚火焰宝珠。从龙头到龙尾,麟甲到四足,丰富的细节表现出龙的灵性与力量。
这个以宋代石刻为主题的博物馆有何特别之处?跟随探班员的脚步继续深入其中。
博物馆分四层,内部空间划分为展陈区、藏品保管区、文物修复区、学术研究区等八大功能区。据博物馆馆长梁杨介绍,博物馆常设“天赐泸县”“地下天国”“梦回南宋”“石韵悠远”四大主题展览,展出文物300余件。
步入主展区,一个石刻艺术世界在探班员面前徐徐展开。根据石刻画面、造型内容的不同,博物馆的展品大致可分为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内的“四灵”,以及武士、侍仆、伎乐和其他门类。
如此规模宠大的宋代石刻艺术精品,究竟从何而来?博物馆副馆长徐朝纲说,这与当时泸州社会经济文化发达息息相关。南宋中前期,包括泸州在内的蜀地战乱较少,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成为当时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因此,泸县宋代石刻其实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对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反映。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博物馆内4座女武士石刻造像。她们脸庞丰腴,柳眉杏眼,身着戎装,手执兵器,面部表情刚烈,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势。据介绍,其中3个女武士头戴典型的钹笠帽,铠甲上罩着名为“质孙服”的紧身短袍,脚上穿着鹅顶靴,是不折不扣的蒙古武士装束。泸县出土了大量武士造像石刻,以极其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宋军将士的军戎装备。“他们身披铠甲,手执兵刃,全副武装,极具代表性。人物的动态、表情、衣甲、服饰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异常精美。”徐朝纲说道。
此外,内容丰富的泸县宋代石刻还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情况。例如,泸州盛产美酒,多件石刻作品反映了当时的酒业生产情况;宋人喜欢养花鸟、赏花鸟、画花鸟,不少石刻作品中就有花卉、禽鸟等图案,其中花卉类有牡丹、荷花、菊花、芙蓉、月季等,禽鸟类有凤凰、孔雀、仙鹤等。
泸县宋代石刻是四川南宋石刻的代表,体现了宋人喜好精雕细琢的审美,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文化遗迹。漫步在距今千年的宋代石刻艺术世界里,有种“穿越”回宋代的真实体验,探班员仿佛从石刻中感受到了宋代的繁荣富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开馆至今,还结合龙文化、石刻文化,打造了文艺类文创、食品类文创、生活日用品类文创等产品,如《龙城宋韵》舞台剧、五龙折扇、锦绣双龙文化衫、龙跃抱枕、云龙集瑞笔记本等,深受广大游客青睐。此外,博物馆还深入开展“馆校共建”等研学活动,打造研学品牌,推动龙文化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南宋高浮雕二侍一主石刻。
南宋高浮雕持斧男武士石刻。
(本报记者 陈兰)
图片来源: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