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日前发布,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为蜀乡大地注入澎湃动能。即日起,本报将刊登“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四川干群的坚定信心和火热干劲。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到,要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近日,谈到这一话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打开了“话匣子”。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这与我们强化豆玉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路不谋而合。”雍太文透露,今年,团队将继续为省内大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提供技术支持,将科学技术贯穿耕种管收各个环节,避免大豆缺苗断垄、旺长倒伏、病虫害损失,保障新一年的稳产高产。
“四川小麦生产实际过程中免耕带旋播种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相关技术的推广。”同样关注粮油增产的,还有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汤永禄。
结合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汤永禄团队本年度继续研发抗逆播种机及量质效协同提升技术,同时积极提供小麦病虫害防控低温寒潮等应急服务,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量质效协同提升技术研究,积极参与“推技术提单产”工作,助力四川小麦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另外,对于文件中提到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畜牧万亿级产业链”等要求,四川省生猪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研究员顾以韧团队,今年拟将工作重点聚焦于藏猪的高效利用以及小农户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示范引领等方式,全面提高地方藏猪养殖水平,为“稳定牛羊生产,提升基础母畜产能”提供有力支撑。
据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何志平介绍,该院将在畜禽本土化品种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着力,充分利用已培育的川乡黑猪、大恒肉鸡、“蜀兴1号”肉兔等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用科技创新支撑全省畜牧业全产业链建圈强链。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秘书长赵敏则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服务等桥梁作用,建立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对接平台,整合省内畜牧科研院所资源、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为企业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撑,整合协会内企业资源,推动畜牧业数智化转型、促进畜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袁宇君 裴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