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维利
在人体复杂而精密的消化系统中,“肠道息肉”如同一类看似不起眼却极具威胁的“潜伏者”。它们是从肠道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的赘生物,在明确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肠道息肉”。这些小小的赘生物,初期往往悄无声息,但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它们与大肠癌之间关系密切,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肠道息肉”作为隐形的癌变威胁,其恶性转化的潜力不容忽视。有相关数据表明,大约有95%的大肠癌源自“肠道息肉”的恶性转化。这意味着,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这些看似无害的“小息肉”有可能会演变成致命的恶性肿瘤。因此,了解“肠道息肉”的发病机制、高危风险人群以及筛查与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息肉”是怎么来的?
“肠道息肉”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诱因,约10%的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此外,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红肉的摄入,也与“肠道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另外,胆汁代谢紊乱,如胃空肠吻合术和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流向和排出时间的改变,可能会刺激肠道长出息肉。同时,肠道炎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能是导致炎症性息肉的主要成因。值得一提的是,免疫功能低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其“肠道息肉”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预防为主是关键
幸运的是,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肠镜已成为发现和清除“肠道息肉”的有效手段。通常,“肠道息肉”从良性转变为恶性的过程通常需要5~15年,故而在这个窗口期发现并切除息肉,可有效阻止其癌变。针对不同类型的“肠道息肉”,医生会采用多样化的精准治疗技术。该技术包括冷钳息肉摘除术、热钳息肉摘除术、冷圈套息肉切除术、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等,选择最合适的切除方法。
增强防范意识,定期做肠镜检查
在息肉切除后,患者需遵循医嘱,如半流质饮食、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休息数天、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等。复查频率则根据息肉性质及数量而定,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复发或新发病变。
“肠道息肉”虽小,却不容小觑。通过增强健康意识,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并在发现息肉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将这一潜在的癌变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泸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