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郭薇,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先后两次获得西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三等奖;本科课程《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曾担任法学1804班班主任,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郭小薇”。
27年授课生涯,郭薇始终专注教学。去年她开始担任班主任,将情感倾注在学生工作中,开启新历程“心”故事。
理智
用专业链接师生情
2021年5月,郭薇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班主任。法学1804班同学们都很好奇,“马上就毕业了,郭老师作为班主任负责什么工作呢?”但郭薇很清楚,传道、授业、解惑是有机的整体,智育和德育是不能割裂的,很好地结合两者,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核心内容。
27年的教学经验,让郭薇“走进教室,连毛孔都有感觉”。课堂之外呢?在了解学生们的成长需求后,她决定以就业指导为抓手,开启班主任角色。
当时,班上的学生面临“法考”和“考研”、“就业”和“升学”等生涯选择的困惑。郭薇利用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指导的契机,加强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优势和职业规划,为每一位学生打造成长服务。
课堂上的授课经历,让郭薇感受到法学1804班的专业特质,偏内敛和沉静。郭薇认为,学生需要用勇气和信心去超越困难。成为班主任后,她用“鼓励法”推动着法学1804班前进,走进、唤醒、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润梦想无声。“她总喜欢夸我们,说1804班做事有条不紊、解决问题效率高、思维逻辑敏捷……她很幸运可以遇见我们。”直白而真诚的鼓励,使得同学们的努力无一例外地得到认可,“那时候我就想,一定不能辜负郭老师的期望。”班长姬晴回忆道。
走进学生寝室,郭薇叮嘱着同学们:“除了专业上的严谨,生活中的原则也要把握,寝室关系的维护、宿舍环境的维持......都需要理性的约束。比如,每个寝室都可以尝试着制定一个寝室公约,宿舍的气质一下子就专业化了。”郭薇打趣着,又潜移默化地传递着严谨的法律精神。
郭薇的鼓励和引导激发了班级内核,让同学行以致远,2018级优秀毕业班、4名同学保研、8名同学考研“上岸”……
情感
用真诚打破“代际差”
师生相处间难免会有“代际”隔阂,郭薇却从不担心,“老师用真诚牵挂学生、心系学生,学生也会用心给你最好的回答。”
考研结果出炉后不久,一名平时表现优异的同学突然情绪激烈,看着学生在朋友圈的宣泄,郭薇并未第一时间找到该名学生,“等上两三天,学生情绪平静一些后,就到了老师我‘主动出击’的时候了。”
郭薇给学生发去消息:“这会儿在干啥呢?”“在外面呢。”察觉到学生拒绝交流的态度后,郭薇巧妙转换称谓:“如果有什么不开心,随时和我这个老太婆说一说。”或许是一声“老太婆”的自称,又或许是真诚的问候,这名同学终于放下心防,开闸放水般倾诉起来。
每每关注到学生略有波动的状态,郭薇都会保持一贯的从容,在暗处默默关注,再等待一个适当的契机去介入,让陪伴与交流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暖心底色。“他们有解决问题和自我调适的能力,我倾向于先放手让学生构建自我防护”。
情怀
在细微处传继校风
毕业答辩前,郭薇组织了最后一次班会,主题为“班级的毕业典礼”。
在班会前,郭薇悄悄给每位同学定制了印章,为了确保印章上的名字不会出错,郭薇对照着学生手册反复核实。
在印章的“C位”,是西南民族大学的校徽,其次是“法学1804班”。在郭薇眼里,学生对集体有认同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几十年的教书育人中,郭薇始终重视引领同学们满怀集体自豪感,在相处中对班级的一句句夸赞、在课堂上对学校的一声声肯定……在岁月积累中树立着学生对班级、对学校的认同。她时常鼓励同学们:“不管现在母校带给你多少,将来的你一定能回馈更多。”
将印章分发给班级的每位同学后,郭薇深情地说:“希望无论多少年后,凭着这个印章,我们都能再相见。”
让郭薇惊喜不已的是,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记录了“郭小薇”和法学1804班故事的小册子,被同学们作为答卷交到郭薇的手中,封面上写着“1804班作业,任课老师:郭小薇”。
翻开册子,有郭薇上课的照片,有课堂上的趣事,有郭薇和同学们的合影……从“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的相遇讲起,将郭薇从专业课老师到班级大家长的历程用图文再现。
翻开这份意料之外的回忆录,郭薇眼眶湿润,她说:“当时真的非常激动,那就是当老师最满足的时刻。”平复心情后,郭薇笑着说:“这份作业打满分。”
回望27年的教学生涯,从严谨的法学专业教学课堂,到走心式班主任工作激起的情感共鸣,郭薇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成长。(韩序
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