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6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秸”尽其用 变“秆”为宝
青神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56%

青贮玉米机械化收割

程玉全在果园将粉碎后的秸秆还田

本报讯 “现在村民们的环保意识非常强,他们收完油菜后,会将秸秆集中打捆,通知我们秸秆收割服务队到相应的位置收秸秆。”当前正值油菜收割季,一大早,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的村民程玉全便和秸秆收割服务队队员们来到田坎路边收割秸秆,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秸秆还田

增强村民幸福感

程玉全和队员们收割的油菜秸秆将被打包运往百家池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该中心位于百家池村八组,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有一个工作间、四座堆肥池和一个科普教室,同时配有沼气池和一个小菜园,可以一次性处理厨余垃圾12立方米、农作物秸秆5吨。作为秸秆收割服务队队员,最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已经是程玉全的大本营,他每天和队友们将秸秆运送到此处,再通过专业处理机械设备对秸秆进行粉碎化处理。

“以前的秸秆在田地里乱堆乱放,现在通过机械化粉碎处理后,可用作果园肥料,让秸秆变废为宝,对果树的生长也大有好处。”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台镇作为青神椪柑种植大镇,粉碎后的秸秆与当地果园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不仅解决了秸秆“消化”难题,还能增加果园土地肥力,进一步提升了椪柑品质。

“现在有了机器设备处理秸秆,效率很高,每小时可处理23吨。”程玉全介绍,目前,百家池村已粉碎油菜秸秆30亩,预计到5月底,全村的油菜秸秆将被全部消化。

近年来,青神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强化政府主导,着力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落实奖补政策,采取秸秆工作培训会、入户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技术。“秸秆通过粉碎还田后,不仅能改善土壤、提高椪柑品质,还能提升村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让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该村党委副书记周惠勤分享着秸秆还田带来的实际益处。

资源利用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百家池村的秸秆回收只是青神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

据青神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介绍,青神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分为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四大类。除了百家池村的秸秆肥料化利用,还有以白果乡虎渡社区(原凤凰村)沼气集中供气示范点为代表的燃料化利用、以瑞峰镇杨柳漕村涛哥哥奶牛场为代表的饲料化应用等。

饲料化应用主要是将玉米秸秆青贮以及水稻秸秆粉碎后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当前是青贮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阶段,涛哥哥奶牛场的工作人员正在田间地头奔忙。据奶牛场副场长张露平介绍,今年奶牛场共种植青贮玉米5500亩,预计在6月底、7月初开始收割,经切碎、加工或青贮发酵等方法处理后制作成青贮饲料,用以饲喂牛、羊等草食牲畜。

“通过对秸秆进行饲料化处理后饲喂奶牛,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乳肉品质,养殖效益明显增加。”张露平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亩玉米地产玉米400公斤,产值在1000元左右。但采用秸秆饲料化的方式出售,全株玉米每亩产玉米青贮约4吨,按每吨400元计,亩收入1600元,可增收60%。此外,利用全株青贮饲料养殖草畜动物,既可推进饲草畜牧业原料本地化、机械化进程,还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既能降低牧场生产成本,又能美化环境,是农牧业循环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青神县农业种植业中秸秆产生量总体稳定,秸秆资源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类秸秆为主。截至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5.0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56%

接下来,该局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针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再上新台阶,助力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余文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