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0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米易县为全省散居地区民族乡发展提供样板经验

近日,全省散居地区民族乡乡村振兴互观互学活动第一站走进攀枝花市米易县。参会嘉宾先后前往米易县撒莲镇青松林农业公园、新山傈僳族乡中山村、新山村参观考察,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望千顷良田阡陌,览现代农业盛景。青松林农业公园位于我省现代农业五星级园区内,是我省首批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以果园、草坪、树林、花木、亭台等景观为载体,集农耕展示、科普旅游、观光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演绎了现代农业实用的功能、科学的内涵和美丽的身姿。与会人员对米易县安宁河流域天府第二粮仓建设及米易万亩稻菜轮作基地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参观了农业主题公园和米易万亩稻菜轮作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场展示的米易红糖、苦瓜、茄子、番茄、新山梯田红香米、第三代杂交水稻(糃稻)等米易农特产品让大家赞不绝口。

中山村耕地总面积3840亩,主要以芒果、烤烟、核桃、早春蔬菜为主,现已发展芒果8000余亩、枇杷300余亩、烤烟2000余亩、核桃3000余亩、早春蔬菜1800余亩,同时以养殖牛、羊为辅。2022年全村芒果产量2545吨,产值2000余万元。来到米易县芒果产业园,与会人员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就整合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与其他资金有效衔接建设园区助力乡村振兴,园区内配备的农情监测物联网、绿色防控、水肥药一体化、轨道运输等现代化农业设备的介绍。阿坝州民族宗教委员会三级调研员李华说:农业发展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配套设施解决了山地用水的困难,合理的布局、科学的发展、农文旅融合相得益彰,值得学习借鉴。

多年来,新山村结合境内独特的自然风景和傈僳族文化,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支部+公司+合作社+脱贫户发展模式,开展观光旅游、旅游产品开发等经营活动。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29.7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2600万余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致富增收。代表们参观了阿考广场、新山傈僳族非遗传习所、傈僳族祖居圣地民俗博物馆,感受了丰富的非遗文化和乡村振兴成果。

兴旺的产业、整洁的道路,村庄颜值气质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项项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新颜……近年来,米易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争取上级民族资金4700万余元,实施了50余个项目,撬动其他资金投入约12亿元,积极主动做出一系列部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各族群众大幅增收。

下一步,米易县将以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在产业发展和群众就学、就医、就业、养老等重点领域下功夫,不断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高质高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产业强、生态优、人文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米易画出最大同心圆。(徐金霞 程礼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