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公共卫生不是治病,是种希望”
——医务工作者蒋菊英用生命诠释医者仁心


蒋菊英夫妇为村民看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三月的一天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不到8点,富溪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蒋菊英已挎着医药箱,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一路上,村民与蒋菊英热情地打招呼,叮嘱她:不要太劳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今年是蒋菊英与肾衰竭抗争的第9年,也是她扎根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第11年。她说:重生之后,我要把生命交给群众。

病号科长的坚守

2014年,当蒋菊英从检验科医生转行到富溪镇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时,她是开心的,因为她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懂乡亲们对健康的焦虑。有机会让乡亲们过上更健康的生活,也最能体现我学医的价值。蒋菊英说。

然而,2年后,命运给了蒋菊英沉重一击。201638日,蒋菊英被确诊为严重肾衰竭,此后,医院发了数次病危通知。病床上的她不想让家里负担过重,曾一度抗拒治疗。但在同事、家人的鼓励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下,她重新站了起来。我的命是大家给的,余生就要还给这片土地。蒋菊英说。

带着这份信念,出院后的蒋菊英不仅坚持正常上班,休息时也没有闲着,积极向村民宣传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组织村民进行慢性病预防,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在各社区楼院、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常常能看见她奔忙的身影。

2017年,蒋菊英担任富溪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她带领团队走遍全镇4500余户建档家庭,摸清了他们身体的真实状况,还创新推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法。

如今,科室连续多年全区考核第一的成绩单,写满了这位病号科长的倔强和坚持。

夫妻档的接力赛

蒋菊英和丈夫邓勇在富溪镇可谓家喻户晓。他们在同一所医院上班,一个为村民做健康预防,一个为村民治疗疾病,是妥妥的防治联手。这对夫妻经常骑车带着便携检测装备,上门为当地留守老人检查身体、送药。

富溪镇罗井村80多岁的留守老人唐国秀血压偏高,蒋菊英希望老人按时吃药,却遭到拒绝。老人认为自己以前没吃药,身体也没啥事儿。

蒋菊英回家与邓勇商量后,再次利用休息时间来到老人家里。这一次,蒋菊英并不急于说服老人,而是通过婉转的故事引流,向老人介绍了许多拒绝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的病例,最终成功说服了老人吃药治疗。考虑到老人没有手机,无法通过电话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夫妻俩决定隔两天送药上门,陪老人吃药。半年后,老人的血压恢复了正常。

在服务的众多患者中,由于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随时都有犯病的可能,蒋菊英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节假日,只要接到他们的电话,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为丈夫,邓勇从未有过怨言,还经常充当她的司机和助手,一起解决问题。正是这份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让他们在守护村民健康的道路上携手前行,成为富溪镇村民心中温暖而坚实的依靠。

公共卫生不是治病,是种希望。蒋菊英把这句话刻在了心上,践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在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下,富溪镇高血压控制率达到8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100%

她说,自己就像棵倒着长的树,根系扎在病房,枝叶却向着田野伸展。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她用生命诠释着真正的医者仁心,从来与病痛无关,只与信仰相连。(钟雨君梁盛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