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0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乡土人才
从“土专家”到农业创新领军人
——记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魏军


魏军。

魏军查看草莓长势。

在德阳绵竹市什地镇、富新镇、汉旺镇,有位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能手,人称草莓“土专家”,他就是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魏军。不仅如此,如今他还是绵竹市军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德阳青年农业双创联盟党支部副书记、德阳市创业明星、四川省第二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果蔬种植示范基地。

游客采摘草莓。

扬帆逐梦  勇于探索

眼下又到了大棚草莓成熟的季节。走进魏军创办的草莓园,只见一排排草莓大棚在冬日暖阳下闪着金色的波光。棚内温暖如春,游客提着篮子穿梭于垄沟间,一边品尝草莓,一边用手机记录开心的瞬间。“我们的草莓品种优良,没使用农药,因此在成熟之初,前来采摘的市民便络绎不绝。”魏军如是说。

魏军,1986年出生于绵竹市富新镇,毕业之后在成都经营美甲店、水果店、甜品店。在此期间,他发现高端水果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于是经过市场调研和学习后,于2013年在富新镇上庵村流转土地,开始种植草莓和西瓜。2014年,他牵头成立绵竹市军润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启农业创业之路。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魏军所带领的绵竹市军润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果蔬育苗、种植、初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主体。拥有社员102户,共流转土地5000余亩,还建设了4座果蔬初加工工厂。

在这十年间,他努力学习钻研,从一个草莓种植“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其间,还先后成立了四川军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绵竹军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吉品佳食品有限公司。

村民在草莓种植基地劳作。

攻坚克难  锐意进取

谈起这些年在庄稼地里摸爬滚打的经历,魏军对2016年的那次无序扩张仍心有余悸。那年,魏军猛地将流转土地面积增至1300亩,其中1200亩用于蔬菜种植,并聘请了7位蔬菜种植基地管理员。但由于管理不善,加上尝试着种植了一些未种植过的新品种果蔬,最终导致公司亏损达200万元。

现实的打击让魏军清醒地意识到,成为一名成功的农业大户并非易事。从种子、化肥、农药、田间管理到市场销售,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都需要经验和技术的支持,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前功尽弃。于是,2018年,他开始减少蔬菜种植面积,转而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如生鲜配送;2019年,他与德阳城市经营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为机关食堂供货……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利润点。

一个人富不算富。作为党员的魏军,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以流转土地、带动周边村民务工的方式促农增收,让农村闲置土地“活”起来、百姓口袋“鼓”起来,真正实现农业明显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目前,他共带动700余人就业,其中帮扶户30余户。村民刘桂蓉就是其中一员。在草莓种植基地务工的刘桂蓉说,她在合作社务工,既方便照看家里,一年还能额外增收四五千元。

蔬菜加工生产车间。

科技创新  提升品质

如何管理好草莓的田间作业?作为草莓种植“土专家”的魏军有话说。他认为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累积。通常,草莓的栽种时间定在每年8月底至9月初。在此之前,先将草莓苗存放在3至5摄氏度的冷藏库中,为期7至10天,目的在于让种苗快速适应温室环境,摒弃营养生长,从而促进早日开花结果。

“在移栽种苗的过程中,会进行根系消毒,带药下田。这些农药安全高效,不会造成农药残留。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种植草莓主要利用蜜蜂授粉,有多少大棚,就放多少箱蜜蜂。再说施肥也很重要,施肥一般要求苗齐,即长势差不多,再统一施肥。”魏军介绍,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他的大棚可以实现一亩地8000株草莓同时开花结果,且结果十分理想。

魏军深知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从2020年开始,他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基因组培技术培育脱毒种苗,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2021年,魏军与四川大学教授高鸿合作,研发草莓深加工,解决了小果、次果销售难的问题,提升了草莓的附加值。

“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农业发展中,就不能让他们为销路发愁。”魏军说。为进一步增加当地村民收入,他给合作社的社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农资保障,统一规划管理,并利用新媒体打通销路,帮助售卖,让产品远销北京、深圳、重庆、广州等地。

魏军的农业梦不止于此。他还提出打造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愿景,即AI智慧农机及社会化服务。他计划成立四川军玥智慧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引进AI智能果蔬采收机器,并以社会化服务为模式,解决农业用工痛点,提升效率。“未来,将贯通产销一体,继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草莓全产业链发展得更好,从而带动更多乡邻实现持续性增收。”魏军说。汤莉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