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3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焦虑症须规范治疗

 王素芬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情绪和心理上的不自觉焦虑为主要表现症状的神经症疾病。通常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惊恐发作)两种形式。目前焦虑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1.症状

焦虑症主要有行为、情绪和生理3方面的症状。

◎行为:患有焦虑症的患者,生活中经常会有无缘由的坐立不安表现。这也是大多数焦虑症患者最常见的表现症状,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坐姿,且每一次改变坐姿后很快又换成另一种坐姿,或者在闲暇的时候坐不住,总是坐下不久后就起身到处走走,没多久又重新坐下,如此反复。

◎情绪:焦虑症患者常有莫名紧张感和担心情绪,尤其是担心情绪,而且通常都是过度的担心或者不必要的担心。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通常表现为莫名的紧张,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则表现为过度的担心。

◎生理:焦虑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心跳加速、脉搏呼吸加快、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口干、尿频尿急甚至失眠等症状。

2.诊断

通常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对患者作出病情诊断。其中最主要的诊断标准是临床症状和病程。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焦虑患者除了具备神经症的特征外,还必须以惊恐发作作为主要临床相。同时,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而慢性焦虑患者除具备神经症的特征外,还以持续的广泛性焦虑为主要临床相。同时,要排除甲亢、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排除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3.治疗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

树立信心。焦虑症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清楚地认知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如自己身体将会出现问题,家属会出车祸,朋友会自杀等)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坚信自己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寻求支持。焦虑症患者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争取家属、同事、单位的关照支持,这对于找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消除病因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积极辅助正规的治疗。

调控情绪。焦虑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药物治疗

治疗焦虑症药物主要包括安定类药和抗抑郁药。

安定类药具有见效快、抗焦虑效果良好、价格较便宜的优点,但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而且有可能产生药物依赖。使用这类药物应坚持间断服药、小剂量用药和定期换药的原则。

而抗抑郁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这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可从根本上改善焦虑,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但缺点是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才起效,而且常常需要短期搭配服用安定类药物,价格偏贵。

4.预后

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的愉快心情。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