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玺 宫悦
“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通过研究分析,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并及时公布于众,让预测的受灾区人们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告知人们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小损失。
地震预报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测震学预报、地震前兆观测、宏观异常。地震预报必须同时包括时间、地点和强度三要素。由于人类对地震产生、发生的机理研究还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包括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地震预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地震预报还远远做不到像天气预报那样准确。所以,发震时间、地点、震级非常精确的地震预报往往是不可信的,大家一定要认清地震谣言,切勿信谣传谣。
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损失, 也称作“震时预警”。其工作原理在于破坏性地震波(横波即S-波,secondary wave)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相较于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无破坏性地震波(纵波即P-波,primary wave),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而无破坏性的地震波(P-波)可及时被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置,于是预警系统可抢在破坏性横波(S-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并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但是地震预警也存在其局限性,越是地面运动强烈的极震区,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对预警系统依赖越弱的地区,能提供的预警时间反而越长。拿2019年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举个例子:震中附近8公里的珙县,20公里的兴文县,处于预警系统的响应盲区,基本没有可能获得提前预警,受灾较重;而距离震中约270公里的成都,虽然提前30秒左右收到了预警信号,但又几乎没有意义,因为一个6级地震,对270公里以外的地方,本身就不会造成什么灾害。
(作者宫悦系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工程师;王宇玺系四川省地震局减灾救助研究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