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6 期 / 第6版:乡村宜居宜业
“学前学普”为凉山孩子插上腾飞翅膀

过去,凉山州许多孩子没有在学前接受过普通话教育,到了小学因为听不懂、说不通、用不了国家通用语言,跟不上学习进度,继而辍学、务农或打工,一代又一代人“输在了起跑线上”。

2015年凉山州在彝区依托“一村一幼”持续推进“学前学普”行动以来,有力解决了学前幼儿从母语向普通话过渡的障碍,并帮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贫困积累循环效应”的魔咒正被慢慢打破……

“学普”见成效

务实举措打破语言障碍

驱车行驶在核桃坪村弯弯拐拐的山路上,笔者看到远处一座三层楼的黄墙红顶建筑十分醒目,还有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原来,这是雷波县箐口乡核桃坪村幼教点。

下车后,幼教点负责人王志芳带领笔者向里走去,抬眼一望,墙壁上贴满了“学前学会普通话,我的朋友遍天下”“学前学会普通话,长大出门走天下”的标语,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坐着听老师讲故事。谈及园里学习普通话的情况,王志芳介绍说,现在小朋友入园后,老师会通过讲故事、读绘本、唱儿歌、做游戏等方式教他们学习普通话,而且全州也有“学前学普”评价表进行督促反馈。话语间,王志芳顺手拿起一本评价表,上面每月、每周对孩子们掌握普通话的情况都有细化评定,如“学好普通话”要关注听懂、敢说、会说、会用几个层面,“养成好习惯”要有具体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均详细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

在另一边的罗汉沟村苗寨幼教点,分管幼教点的箐口乡中心校校长卢金撒介绍着该点的生源情况。“现在村村都有幼儿园,有的一个村有好几个幼儿园,山上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园了,这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卢金撒说,以前,当地的孩子因为父母出门打工或在家干农活,许多孩子无人看管,就在家里玩到6岁或仅是上一年幼儿园,就去很远的地方读小学。但入学后他们只会讲彝语、苗语,老师又讲普通话,互相沟通困难,导致有些孩子读到初中就辍学务农或着出门打工了。

“我们这个幼儿园自从20163月开园后,周边的46岁孩子都能来上学了,他们学习普通话、养成良好习惯后成长得很快,小学的老师们也跟我反映,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能更好指导了。”卢金撒话语中掩藏不住喜悦。

教师齐发力

因地制宜推进普通话教学

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学说普通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曾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碰到的难题。

“‘次粑粑’‘姑家家’‘叫鸡子’,这是我刚来这个幼儿园常听到的‘普通话’,好茫然。”在黄琅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徐明娟回忆起初来时无法听懂孩子们说话的场景。2016年徐明娟考入黄琅镇中心幼儿园,听到孩子们的语言后苦恼不已,“你根本不知道孩子们说的是啥,只能通过整句话盲猜。”

怎么让孩子们学好普通话,过好语言关?徐明娟等老师与园长杨玉砚一起想办法:带领孩子们唱歌、教孩子们表演情景剧、让家长教小孩学说普通话。除此之外,杨玉砚还要求老师们每月写一篇随笔,将学普内容、游戏活动、主题教研会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记录、梳理、总结,成为一个个培育幼儿的园本案例,希望能为村幼教育做出有益探索。

在学前教育这关键一环,幼儿教师的能力水平也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和效果,只有竭力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幼儿教师,才能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们不远万里来到雷波县开展“学前学普”培训,教授教师如何在村幼进行普通话教学。“‘学前学普’带我走上了村幼辅导员之路。”雷波县沙沱乡沙沱村幼教点辅导员蹇琼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虽然自己曾经在沙沱乡中心校任教,但由于没有学习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和普通话教学知识,所以做了村幼辅导员后满是忐忑,好在教授们的教学让自己受益匪浅。

现在,蹇琼坚持跟孩子们说普通话,并且时不时将教授们讲解的内容翻出来供同事们学习,指引大家做好普通话教学。

近年来,凉山州“学前学普”行动补齐了彝区教育短板,打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大山孩子的成才和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吴绍芬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