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邹喜华,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暨洪堡学者焦点人物、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美国光学学会(OSA)杰出评审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等7项,主研国家863计划、973课题、国际合作重点项目3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先后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光通信技术作为当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在整个电子信息领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十二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受重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投身其中,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邹喜华教授便是其中之一。日前,记者来到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光子与通讯研究中心,见到了正在开展实验研究的邹喜华教授。
潜心科研
加速国家宽带通信基础建设
1999年邹喜华考进西南交通大学,到2009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如今已有二十年,这二十年正值我国信息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时期。围绕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领域的无线移动通信、微波光电子、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等主干方向,光电子器件是信息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核心。邹喜华和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在宽带通信、微波光电子器件前沿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走进位于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实验室里,只见邹喜华正在做实验。这位80后科研人员有些腼腆且不善言辞,但谈起自己的专业,立马变得滔滔不绝起来。记者在实验室看到了他和团队正在做的超高速通信系统,“这是物理层,是信息网络的最底层,也是整个网络的物理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邹喜华介绍,该系统传输容量高达200Tbit/s,以一己之力能够支撑成都全市人口以50Mbit/s的速度接入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光通信系统设备商与国外公司的差距逐步缩小,但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国内光通信系统设备商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很高,其所需的核心光电子器件芯片和器件方面依赖程度更高,正面临着严重的“卡脖子”瓶颈。研发核心光电子芯片与器件,解决光电子、通信、国防等行业核心光电子器件“空芯化”,关系到信息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
在实验室的另一端,记者看到了邹喜华和团队正在做的超高速通信系统的芯片。这个4×12毫米的小小芯片,是构建我国现代高速信息网络的基础,“我们这个芯片目前能达到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说起自己的成果,邹喜华有些骄傲。
“从全球来看,目前这个行业是飞速发展时期,也正因如此,行业人才储备、资源需求也很高。但相对来说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在基础设施、材料以及元器件、芯片等方面比较弱。但目前国内发展趋势很好,国家、企业投入也很大,前景还是很乐观的。”邹喜华说,这也是他当初放弃留在外国,回到西南交大的原因。
攻坚克难
突破众多技术瓶颈
邹喜华每天的工作繁重而紧张,“不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研发,必须要有实验基础。我们做软和硬件结合的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拼的就是体力。”邹喜华说。一旦项目时间确定之后,必须按时做完,“常常两天两夜不睡觉,困的时候喝杯咖啡,或者趴在桌子上眯一下,调好闹钟,醒后马上又开始工作。”
在邹喜华办公桌上,放着好几张小朋友的照片,邹喜华有些愧疚地说,“这是我女儿,今年六岁,但我却基本上没怎么带过。”经常每天早上出门时她还没起床,晚上回到家她已经睡了,虽然每天都在家,却好几天见不到她,也跟她说不上话,一个月只能抽半天或一天时间陪她。“她经常会跟我说‘你为什么要去上班,你可不可以不上班’。我只能跟她解释,我的工作必须要完成。”邹喜华感慨道,但也没办法,作为科研人员,既然决定做就要坚持,总不能为了陪孩子就放下工作吧。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上,邹喜华特地把女儿带到了现场,“虽然对家庭有愧疚,但我希望女儿能为我感到骄傲。”邹喜华说。
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坚持和付出中,邹喜华围绕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领域的无线移动通信、微波光电子、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等主干方向,突破了众多技术瓶颈。如:多维微波参数宽频测量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案在瞬时带宽和宽频覆盖上的瓶颈;微波信号光域精细检测技术,为微波光域精细检测提供核心硬件支撑;微波检测系统及行业应用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沿线电磁干扰检测与测向、高移动性光载无线车地通信,提供了新颖解决方案并拓展了行业特色应用……这些工作和成果彰显了微波光子学及技术在宽带通信、微波光电子器件前沿基础研究中的重要科学意义,以及在国家重大需求(高铁、无线通信、军民融合)中的显著应用价值。
教书育人
为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交流,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邹喜华身兼重任,但在他看来,自己的责任首先是教书育人。“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方法不同,但基础同样重要。”在邹喜华看来,信息通讯行业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和基础研究的支撑,“比如我们做的信息技术属于信息通信中的基础,而这方面的研究就需要物理、数学和器件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不应该仅仅看到应用,更应该注重基础的培养。所以,我会要求学生从基础做起,强化数学解释和物理基础,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基础打牢。”邹喜华说。
对邹喜华来说,当老师最重要的是责任。教学其实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用心去做,学生会感受到,才会有回应和互动,老师教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才是一个比较愉悦的过程。在给学生们教授知识的同时,他也努力地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教学中,他坚守着三条准则:第一,团队内并不划分死板的搭档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课题的不同、需求的变化,自主地选择指导老师。这样使得工作的灵活性更强,学生的要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也使团队充满活力。第二,注重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要求,自己会首先做到,不会有特例存在。第三,为学生的能力展示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一系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机遇、足够大的舞台去一展身手,充分锻炼自己。“我们做理工科的,比较强调实践,所以我也不太喜欢虚的东西,看重工作中的实在和实效。一个老师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他的东西,更多的是从每个实验中得到的实践。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种大赛中不断斩获大奖,“我只是尽一个老师的职责。”邹喜华谦虚地说。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