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8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蜕变的背后
——巴州区科协帮扶书台村乡村振兴成效纪实

最近,走进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绿植环绕的马路蜿蜒平坦,错落有致的民房分布于马路两旁,成片的果蔬、药材交相辉映……这个昔日的贫困村,焕发出勃勃生机。2022年,书台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连续5年增长,达到11万元。近日,书台村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里,既包含着全村1936名村民的辛勤汗水,也留下了连续挂包10年的巴州区科协干部职工真诚帮扶的滴滴心血和片片足迹。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力

思路决定出路。刘申军是巴州区科协选派到书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依托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紧抓政策机遇,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了“输血”变“造血”。

2019年,书台村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向组织部门申请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鼓励回引党员王茂全投资500余万元,带动周边15户脱贫户57人连片规模种植食用菌40余亩,人均增收1286元,村集体每年分红5.6万元;2016年,区科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入股专业合作社,建成村集体经济李子园60亩,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参与,人均每年增收2500余元,村集体每年分红0.8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11万元。

激发村级经济发展原动力

如何在书台村这样一个主导产业薄弱、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村发展壮大骨干产业,是刘申军这个任职多年第一书记长期思考的问题。他与村“两委”一班人经过慎重考虑,把目光放在了村里无人耕种的荒地上。

书台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年老体弱无力耕种,一些原来种植小麦、玉米的良田变成了荒地,如果村上把这些土地流转回来发展产业,不仅致富了群众、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

说干就干。刘申军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座谈会10余场次,充分讨论,决定开荒、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采取“上级给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自己出一点”的方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开垦撂荒地230亩、流转平整土地280亩,种植中药材枳壳510亩。在此基础上,区科协又积极衔接区巴药局提供技术指导。预计投产后,每亩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总收入将超过600万元,全村人均预计增收3000元。与此同时,他们还发动村民种植优质果蔬500亩,年收入2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4960元提高到2022年的13200元,增长166%。

凝聚村级经济发展向心力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机制是保障。区科协与书台村“两委”全力量投入、全要素保障,实现了“青山”变“金山”。

首先,该村建立了激励导向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述职评议、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主要内容,掀起了大抓村级经济发展的热潮。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联农带农,从当年度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中不少于20%用于村级公益性岗位工资支付,不少于30%分配给受灾户、大病大额支出及突发变故户,不少于50%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区科协积极协调项目资金累计60余万元,用于水电路网改造,彻底改变了山区路难行、电不稳、水不通的局面。

2022年,书台村分红总金额达18.3万元,村民们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纷纷支持和参与产业发展工作。(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