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交平台已成为大众分享生活点滴的重要窗口,人们热衷于晒风景、晒礼物、晒合影,尽情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然而,一些看似平常的分享行为,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隐私泄漏风险,以下这些照片千万不能随意“晒”。
个人信息类
切勿暴露关键凭证
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车牌等物品,上面往往包含着个人的行程、身份等关键信息。一旦发布到社交平台上,不法分子可能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窃取,进而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各类证件,同样包含着大量重要的个人隐私。随意发布这些证件信息,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务必谨慎对待。
银行卡号和密码更是个人财产安全的“命门”。晒出带有银行卡号和卡片其他信息的照片,如同将财产的“钥匙”拱手让给不法分子,他们可能会借此盗用银行卡,造成财产损失。
位置信息类
莫让行踪暴露无遗
位置信息是个人隐私中极为敏感的一部分。尽量不发布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因为这些信息容易暴露个人住址。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获取,可能会带来诸如入室盗窃等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特殊视频类
开箱视频暗藏玄机
完整的开箱视频看似平常,却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快递单上通常包含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地址等详细信息,开箱视频中可能会不经意间透露这些内容,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特殊人群类
保护老人孩子信息安全
老人和孩子由于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信息更需要格外保护。避免发布涉及老人和孩子姓名等基础信息的照片,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
他人隐私类
尊重他人权益是底线
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他人的隐私信息发布到网络上,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更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发布者也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信息真实性类
不做谣言“帮凶”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未经证实的信息层出不穷。在看到这类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并发布至社交平台。保持理性和谨慎,避免成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延伸阅读
如何守护隐私边界?
完成以下三步设置,让陌生人无处窥探。
第一步:建议在“添加我的方式”中,关闭“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
第二步:建议在“朋友圈权限”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
第三步:“附近的人”的功能可定位你的位置,建议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