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2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心脏也会长肿瘤?罕见又危险

近期,王女士(化名)出现反复低烧,双手及前臂麻木胀痛,药物治疗始终不见好转。她原本怀疑是颈椎问题恶化所致。然而,经过检查,竟然在她心脏中发现了一颗肿瘤。术后病理检测确认,这是一颗心脏黏液瘤。王女士颇感惊讶:“常听说肝、肺等器官长肿瘤,心脏长肿瘤却是头一回听说。”

虽说心脏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它不容易长肿瘤,却也不能绝对幸免。心脏不仅能长肿瘤,还会得癌症,这种情况罕见又危险。

心脏长肿瘤 其实不太容易

心脏肿瘤是指生长在心肌或其临近组织的新生物。心脏组织主要由心肌细胞组成,具有高度分化、有序的结构,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几乎已经停止了分裂增殖。相比之下,皮肤、肺部等其他器官由于细胞的更新和生长速度较快,故而更易发生肿瘤。

五个因素可诱发心脏肿瘤

心脏长肿瘤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发现主要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相关。

遗传因素。部分心脏肿瘤与遗传突变或家族遗传有关,如纤维肌症、结节性硬化症以及家族性心脏黏液瘤等。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或污染物中,可能对心脏细胞的基因造成损伤,从而诱发肿瘤形成。比如,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可能会面临更高的患病几率。

慢性炎症。长期炎症反应或感染,可能会增加心脏肿瘤的发生风险。某些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调控机制,导致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如肺癌、乳腺癌等邻近器官癌细胞可能通过血液等途径转移至心脏,形成转移性肿瘤,这类肿瘤通常是恶性的。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系统紊乱也可能与心脏肿瘤相关。激素水平的失衡可能会影响心脏细胞生长和代谢,促进肿瘤形成。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故障或失调时,可能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异常增生的心脏细胞,从而使肿瘤得以发展。

心脏肿瘤也分良性和恶性

在通常情况下,心脏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大多数原发性心脏肿瘤是良性的,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其中,黏液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它可以生长在心脏的任何心房和心室腔内,以左心房内最常见,可能导致血流阻塞和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同时,因为肿瘤的部分脱落还可能造成身体器官的栓塞。

相比之下,原发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肉瘤和淋巴瘤。肉瘤多发生于心脏的右侧,可引起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等症状,通常生长速度快且对心脏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可能侵犯周围组织与器官。

警惕不明原因的心脏症状

尽管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但对于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注意不明原因的心脏症状,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心脏肿瘤表现出的症状,会因肿瘤类型和位置不同而异。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在早期阶段,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生长,可逐渐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心脏每跳动一下,这个瘤也会动一下。

如果肿瘤长得不牢的组织脱落下来后,会随着血液到处跑,从而形成种植扩散或栓塞,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甚至猝死。前文提到的王女士之所以出现四肢麻木,就是因为瘤体的栓子掉到四肢末梢血管处,引起了堵塞。

注意:许多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可能与其他心脏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发现心脏肿瘤 首选手术切除

诊断心脏肿瘤通常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是诊断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活动情况。其间,医生可能会进一步通过心脏核磁、CT扫描等检查,来获得更详细的心脏结构信息,有助于明确肿瘤的特征。

一旦确诊为心脏肿瘤,若患者自身条件允许,均应首选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诊断。手术对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的疗效确切,预后良好。然而,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恶性肿瘤,放疗可以减少肿瘤体积,而化疗则有助于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结合靶向治疗等方法,以实现心脏功能恢复和预防复发的目标。在特定情况下,心脏移植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心血管造影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来评估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最终,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

良性肿瘤 预后更理想

虽然心脏肿瘤相对罕见,但了解其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检查和治疗。心脏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治疗的效果,良性肿瘤通常有很好的预后,特别是在完全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恶性肿瘤的预后则效果不一,患者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