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1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笔”舞千年 “馆”藏根韵
——探访中国根书艺术馆


中国根书创始人杨玉冰(右)指导学员。

根书艺术,被誉为“树根上的书法”,因艺术家巧妙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创作出独特的书法作品而得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走进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菩提山的中国根书艺术馆,深入探访这一独特的艺术世界,感受树根所蕴含的无限创意与美感。

杨卓教学员制作根书。

把根留住  传承与创新自然之美

走进中国根书艺术馆,灵动传神、大气磅礴的根书艺术作品凸显出独特韵味,令人仿佛置身于古典静谧的诗境之中。

据该馆负责人杨卓介绍,中国根书艺术馆始建于2014年,建筑面积2485平方米,共三层。其中,一层为根书发展历程展厅,二层为根书精品展厅,三层为根书、根艺、根摆件艺术交流中心。

行走于馆内,探班员对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根书艺术作品拍手称奇。从入口大厅悬挂的“福、寿、龙、虎”根书大字到两旁厅室的根书对联,从里屋的《赤壁赋》根书诗词再到楼上的根书《百家姓》,从小件的根书画作到大型根雕,每件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收藏了中国根书创始人杨玉冰几十年创作的近千幅根书作品,记录了他的创作心路历程。

参观完琳琅满目的根书作品后,探班员走进根书体验室。在这里,杨卓正耐心指导学员进行根书创作。“根艺是创作者根据自身想象力,依托树根的自然形态,将其雕琢成一件艺术品。根书则是在创作者书法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能够体现书体笔法的树根,按照‘三分想象,七分自然’的原则,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融合,构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杨卓介绍,根书多半取材于高山杜鹃树根,经过选材、拼版、烘干、去皮、抛光、打磨、着色上漆等38道工序后,用艺术的手法拼接而成。其中,选材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棵平凡普通的树根,到底适合哪个字的造型,全在于根书艺术家的一双慧眼,于自然和想象中加以创新。这也正应了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杨卓的手法精准而有力,他的根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他带领学员创作的根书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书法艺术韵味,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创意,使得根书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作品在传承中创新,将古老的根书艺术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

“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感受到了根书艺术的无穷魅力。”学员小芳告诉探班员,根书不仅让她领略到了书法的魅力,还让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坚韧。展望未来,她将继续深入学习根书艺术,把更多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融入其中,让根书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根书艺术作品《牧童》。

根书艺术作品《春耕》。

中国根书艺术馆内景。

根书精品展厅。

化腐为奇  焕发根书艺术新生机

中国根书艺术馆内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大自然与艺术家心灵的碰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交融。作为国内唯一以根书艺术为主题的艺术馆,该馆填补了国内根书艺术馆空白,为五通桥区乃至整个乐山市展示文化艺术精品提供了重要舞台。未来,中国根书艺术馆将以何种形式,将根书艺术的精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进行传承与创新?

据了解,中国根书艺术馆以根书为媒,积极推动对外合作交流,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先后在意大利、法国等10余个国家开展根书艺术全球巡展;获评“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文化艺术创意示范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美育实践基地”“乐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通桥区研学基地”等;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金熊猫奖”;被文旅部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开馆以来,已免费接待国内外游客、本地市民以及研学学子30万余人次。

近年来,该馆还积极开展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还让更多人了解到根书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中国根书艺术馆正抢抓文化大发展机遇,结合民俗文化、非遗传承、民间工艺体验、旅游等内容,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还将注重知识内涵发掘,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构筑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式。”杨卓表示,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精神文明需求的增加,下一步,中国根书艺术馆将继续发挥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中国根书艺术馆已成为集非遗传承、文化艺术创新、教育实践、研学科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新地标。它不仅致力于根书艺术的保护与推广,还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路径,力求在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中找到平衡,为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生态贡献力量。(汤莉华)

(中国根书艺术馆供图)